如果说马云说:“我不在乎钱,我喜欢平淡的生活。”我信。一个年青人如果说:“我也不在乎钱,我也喜欢平淡的生活。”我不信。不仅不信,还不建议这样的生活态度。
尝过世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这是比较后的个人口味偏好选择,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口味不同。但是,你就吃过川菜,说川菜最好吃,那就不客观了,你也永远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口味。
阅尽人间繁华,还是平淡最真。你经历过了、努力过了、奋斗过了,最后不管是无奈之举,还是心属所愿,你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就不会遗憾后悔,不枉来世上一遭。年级轻轻还没有乘风破浪,就说自己心静如水,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还是平淡安逸的好,那是躺平,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
年青人,就应该朝气蓬勃、充满好奇,多看看、多闯闯、多干干,就算没有成功,好歹也混个人生见识。而见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可以拓宽眼界,增长阅历,可以避免余生出糗事、犯错误。
不信?你看看《水浒传》里的几个典故,看看缺乏见识有多么可笑。
比如宋江出行的时候,最爱带的是哪几个人?第一个是李逵,打手嘛,最听他的,所以要带着。第二个是特务头子戴宗,这是给他搞情报的,跑得快嘛。另外他还经常带两个人。一个是燕青,当时著名的民营大企业家卢俊义的跟班,是一个在大城市生活,混迹歌馆酒楼的人;另一个是皇族后裔柴进。为什么要带这两个人呢?因为他们有见识,这个很重要。
后来宋江搞招安,要跟皇上搞好关系,他们就去请李师师吃饭。谁知宋江几杯酒下肚之后,捋袖揎拳,现出梁山泊的手段来。搞得柴进很不好意思,反复跟李师师说:“我这个表兄喝完酒就这个样子,娘子担待。”这就叫见识,不是宋江不聪明,不是个英雄,而是没在大城市混过。他那点手段在郓城县卡拉OK厅里还行,可到了“天上人间”的李师师就不好使了,还显得可笑。
还有一个笑话。蔡京给儿子蔡九知府写了一封信,被梁山截获。吴用就出主意把他的信给改了,于是找到玉臂匠金大坚新刻了一枚图章,让圣手书生萧让模仿蔡京的笔迹重新写了一封信。让戴宗把假信送给了蔡九知府。
蔡九差点被骗过,可是旁边有一个叫黄文炳的人,一看就说这个信是假的。黄文炳说:“字迹和图章都是真的。但是怎么会用‘翰林蔡京’的图章呢?老爹对儿子讲话,父亲是不用名讳的,所以此信有诈。”蔡九知府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他把送信的戴宗叫来问话:“你到我家去,这信是找谁送进去的?几日得了回信啊?”戴宗没去过,也只是一般的看守所小民警,哪见过相府是什么样子。戴宗说:“我就在门口寻,寻了半天寻着了一个门子,然后这个门子就给我递进去了,第二日就给了回书,我就带回来了。”可见小地方的人是无法理解一个相府那种门庭若市的状态的,所以他用的词叫“寻见”一个门子,显得相府门庭冷落。蔡九知府闻言勃然大怒:“胡说,所有到我们家送信的人,首先要找到李门子,李门子要送给张干办,张干办要送到里面的李督管,然后才能送到里面。不管多亲多近,必须三日才得回书。一定有诈,给我打!从实招来!”
吴用的妙计这就破了嘛。这难道能怪戴宗吗?他没在东京汴梁生活过,没有这番见识。所以无论是萧让的模仿字迹,还是金大坚的新刻图章,所有技术环节都没有错,但在见识上出了错,导致最后所有的骗局彻底失败。
民间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笑话,比如秦牧的散文里写到,俩农民吹牛,一个人说:“我见过皇上的金銮殿,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上想下来吃哪个就吃哪个,都不给钱的。”一个农民能够想象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是那样。
一个捡粪的人坐路边上叹气,说:“他妈的,我要是当了皇上,这捡粪的叉子得是金的,而且路两边的粪都得归我一个人捡!”
再比如民间传说江青床头搁一红糖罐子,床尾搁一白糖罐子,夜里起来就吃。当时老百姓觉得能吃上糖就是皇上、娘娘的生活,觉得江青的生活就是那样的。
这就是见识贫乏对一个人的妨碍,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