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毛要写作
一时兴起,办了公众号。
无奈大考临近,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好好饲弄它,今天总算是抽得半日闲。闲下来的我,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为毛要写作?
很显然,不是闲的,也不是吃饱了撑的。
写作,我是认真的。
喜欢看书,就非得写点?
其实相比写作,阅读这件事要容易得多,也惬意得多了。上厕所可以翻翻杂志,听领导开会可以偷着看看公号,喝着咖啡吃着炸串坐着地铁,反正怎么看随便你。写作却有点不同,若是身体欠安,抑或心情不太对——太亢奋或者太郁闷,太无聊又或太放肆,似乎都可以成为“嗯,今天可以不写”、“对,写了也写不好”的理由。
但写作对于阅读爱好者而言,又似乎是有着非做不可的魔力。像是喜欢听歌的人,也忍不住去唱歌,甚至写歌一样。
也像是童话里逃家小兔的妈妈,有着追回自家小宝贝的全部耐心和温柔。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文字给人以安宁
毕业以后的生活依旧没有逃离考试、排名,以及考验双商的种种。
前几天微博上《毕业一年,裸对现实》的采访视频火了。
有一个很爱笑的女生说“最穷的时候每天晚上回去都喝白粥,然后只配一罐橄榄菜,天哪,这一段不能被我妈看到”。
一个看着蛮老实的男生说“我会把卡里的几十块凑成一百块取出来”。
还不仅是生活上的窘困,更有前途上的茫然。“加班加到三四点的时候,你会压着良心,扪心自问,我在做什么?”
“毕业一年,发现自己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是啊,各有各的深渊,命运何曾放过谁?
如此,文字更像是生活的必需品。记录下我们干过的傻事,遇到的好玩的事儿,触及心灵的事,以及我们的青春。
没有热爱的东西,生命像是摇摇欲坠的灯塔。而文字,以它独有的力量,给人以安宁。
输出也是为了更好的输入
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大好处,不只是受人尊敬,更在于它是一个不断输出的工作,这会倒逼你去输入,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我觉得很对,同样的,写作也是如此。
富兰克林说:tell me, I may forget;teach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
可见“参与”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而写作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把头脑中原本混沌的碎片化的信息,得以整合和系统化,当发现储备量不足,写不下去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去学习,然后再整合、输出。
其实,写作的理由还可以有很多,或许
不想回忆起来,毕业这两年,除了上班和考试,就没干过别的。
有生之年,可以出版一本自己的书
不想惦记别人碗里的肉,也想有口自己的锅
抑或
挣点毛毛,鸡年全家提桶鸡?
原谅一个奇葩大会的真爱粉,捂脸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