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敬狼总日益稀疏的发量
认识狼总还是听他惊世骇俗的提出了教培行业三定律,那时候我就感觉总算是有个人能把教培行业一次讲透了,可能他自己不认;反正我是感觉收获了不少。
除了惊叹于狼总惊人的抽象归纳能力也很佩服狼总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把握。我觉得这个行业发生了啥事儿大家可能第一时间都想问问他,看他怎么说。特别是疫情影响这次教培行业也出事了,多少靠现金流活的企业活不下去了发不出工资的,裁员的,减薪的。大家都很焦虑,咋整?这后面怎么开展工作?
我觉得就像狼总直播里说的这次疫情对教培行业来说就是催化剂和按下快进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度不会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反应的趋势;如果本身模式有问题,按下快进键意味着死的更快。那么到底好的模式是什么?
今天反复提到了线下三个核心的教学模式即
1、学习内容本地化,难度分层无障碍
2、教师授课能力强,现场互动留印象
3、学生课后有练习,内化巩固保质量
三句话句句都戳中现在线上机构的不能触及的现状。
线上机构由于强调大而全,一个大班直播课恨不得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在这一点上要想做到本地化,定制化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在线机构往往只能在地域差异和教研、教学、市场等等成本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去进行设定,
而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对于线下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都更容易,
线下机构更容易获取到地域差异性的教学教研内容,从而更好的服务自己辐射半径内的学生和家长。
对于教师的授课能力强这件事上,线上机构还是能够扳回一分的
线上机构聘请的主讲老师往往都需要很强的教学功底,除了要拥有极强的学科知识底蕴,还要有极强的表现能力;
这些都是在线教育机构里对老师进行选拔培训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因为授课老师决定了续保率的80%而不得不做的选择,但除了将主讲老师的能力拔到顶以外,看起来也确实很难在其他点上有更近一步突破。
但这也确实无可厚非,一切联网的核心在于传递信息,而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这就像是你想减肥于是你下载keep跟着健身,感觉上好像是会了很多动作自己打卡健身发朋友圈特别感动自己恶心他人,但最终减肥成功还是要靠自己一遍一遍的练,一圈一圈的跑。
对于互动性来说,我们能看到的在线教育机构在互动这件事上的探索其实还是进行了很多尝试的;
从最基本的互动区里发个弹幕聊一聊到发个问题做一做再到发个红包乐一乐,还有包括像classin这种可以在线上课第三方平台都开发了很多互动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哪一种都很难跟线下面授的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交流和肢体互动相提并论,效果也自然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课后巩固这个部分在线机构往往通过班主任辅导老师这个角色来进行,通过在线答疑,批改作业来实现对学生作业结果的反馈和跟进监督。
看起来从分工拆解上来看还是有安排的,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班主任一个人带班人数达到500人甚至更多,很难在一个课程周期内照顾到每一个学员,再加上辅导老师的续报压力,很多班主任其实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如何进行高密度的续报宣传服务而不是学科专业;导致学生问问题辅导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回答,甚至不会回答,这怎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呢。
其实这点对于线下机构来说也一样很难,课后学生的学习结果很难把控,一方面学生下课脱离学校后很难控制其动作和行为,另一方面政策不允许课外机构留作业两方面都对课后内化提升巩固这件事带来很大的挑战。
这给我对于在线教育什么启发?
我觉得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就本地化来说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值得注意的是像作业帮,猿辅导这样的在线教育头部企业都有在做自己的题库业务,
以往大家往往会认为题库的意义是拍照搜题的一个大信息汇总池,学生通过拍搜获取到题目的完整解答解析,在线机构通过这一方式获取到巨大的流量,从而将流量使用到自家在线课程的引流渠道中,而题库的终极使命就是海量的题目供你选择,但这个题库的功能是不是就单纯局限在这了?
我感觉还有这样一种可能,过去通过对各个地区的试卷收集和整理,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内容信息本地化1.0储备沉淀阶段;而未来通过信息数据的联通,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数据、同步课程内容的多重算法联动,可以精准的进行信息匹配并个性化的进行信息分发。
未来你做的题可能是你班主任给上一届学生出过的题目;想象一下这件事一旦做成不就是教育行业的今日头条么。
至于互动体验和课后练习,我觉得这个可能不单是信息交互层面的创新,更多的还要依赖于商业战略选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硬件配套的完善。
嗯,总之又是一大堆收获。
果然
狼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