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是最好的记忆,作为一个吃货,关于小时候的记忆自然而然充满了那些各种各样的美味小零食。在诏安,小零食不但种类花样繁多,而且称得上是玲珑细致雅趣。现小录数种,以飨诸君。
奇巧酥
奇巧酥其实就是地瓜酥,将地瓜蒸熟晾凉后,切成一寸见方的四方薄片,晒干后再经油锅炸酥,这就是奇巧酥了。其实奇巧酥的诏安本地话发音是“Ki Kiao酥”(Ki Kiao二字均为入声)。“Ki Kiao”在诏安本地话中是一个象声词,这奇巧酥在嘴中咀嚼的时候会发出“Ki Kiao Ki Kiao”的声响,这也许就是奇巧酥名字的由来吧。这“Ki Kiao Ki Kiao”的声响就像一曲欢快的舞曲,于口腹之欲外又得聆听之妙,于是乎,这奇巧酥也变得更可口了。
在诏安,有一句俗语是“Ki Kiao了(地)叫,吵死人耳朵”,大抵的意思是吵得很烦人。可这奇巧酥可不烦人,小时候一群小伙伴中只要谁的嘴巴里发出“Ki Kiao Ki Kiao”的声响,可立马就被会被其他小伙伴团团围住,大家可都争着想分上一块奇巧酥,这有何来烦人的道理呢?“Ki Kiao酥”原本是有趣的小零食,奈何无字可译,勉为其难写作奇巧酥,虽文雅却也失去了一大半的情趣。
“抓搓得”和“狗屎条”
“抓搓得”其实就是小麻花。诏安人将小麻花的主要制作过程用“抓”、“挫”、“得”三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抓”起面团,“搓”成条状,再扭转抻拉折叠成型,便可入油锅炸熟,即“得”;这就是“抓搓得”名字的由来,是不是有种朴素的市井气息在?在诏安,这“抓搓得”有咸的和甜的两种,但都会裹上一层白白的糖霜,区别在于咸的“抓搓得”在裹糖霜的时候在糖浆里加的是葱花,而甜的“抓搓得”加的是炒香的芝麻。“抓搓得”香、甜、酥、脆,小时候的我对“抓搓得”爱得深沉,一口咬下,满嘴生香,再啃几口,顿时有如心生羽翼,忘其所以(经常吃太多导致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而被罚站)。直到现在,我对“抓搓得”依旧难以忘怀,香脆的“抓搓得”上黏附着白白的糖霜,就像闪着光的琥珀,吸引着我。有时“抓搓得”如辫子般的缝隙中会有糖霜累积成片状,将其轻轻剥下,含在嘴里,嘴里的甜蜜能弥漫好久好久,那昔日铭心的滋味总会勾起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狗屎条”也能吃?外地的朋友第一次听到这“狗屎条”,脑袋里总会出现一个大问号。其实这“狗屎条”和“抓搓得”大同小异,唯一的不同就是“狗屎条”是条状的,没有拧成麻花状。条状的面块经油炸再裹上糖霜就是“狗屎条”了,大概类似于精简版的“抓搓得”。可至于这“狗屎条”的名字却还未曾考证出其由来,实在是一大憾事。
诏安人喝功夫茶的时候,若是能搭配上几块“抓搓得”或是“狗屎条”,那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爆米花和“米香贡”
小时候只要一听到那走街串巷的爆米花小贩的叫卖声,巷弄里的小伙伴们都会兴奋异常,定然是使出浑身解数向家里要上一小袋大米和几块加工费便一窝蜂似的冲向那爆米花小贩。小伙伴们围成一圈,仔细地盯着爆米花小贩将大米装进那神奇的铁罐中,生怕掉下来一粒大米。接着看着那铁罐在炉火中转呀转呀,有时候看入迷了,小脑袋也跟着晃呀晃呀。可是每当到了那铁罐要打开的时候,小伙伴们赶紧跑得远远的,生怕那“砰”的一声把自己炸上了天。“砰”的一声过后,空气里便弥漫着爆米花的香气,小伙伴们争先恐后,也顾不得小手脏兮兮的,急忙先抓上一把放进嘴里大嚼,脸上挂满开心的笑容。
那爆米花小贩不单单帮着加工爆米花,有时候还搭着买那“米香贡”。“米香贡”是一种由大米制成的长筒状的膨化食品,有着一股大米的甜香味,吃起来香香脆脆的。只要有,小伙伴们也总会再买上些“米香贡”。要么当做望远镜,架在眼前装模作样;要么当做金箍棒,舞得不亦乐乎;再要么当做神兵利器,学着电视里的武侠片“见招拆招”,要是谁的“米香贡”折断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吃掉那“不争气”的“米香贡”,而胜利者却是洋洋得意地咬上一大口“米香贡”,骄傲得像只小公鸡。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恰逢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风靡,小伙伴们在手指上套上“米香贡”,学着梅超风,大喊着“九阴白骨爪”,在老城区的小巷弄里追逐打闹。最后玩累了,再一口口咬掉套在手指上的“米香贡”,这中间不乏你偷咬我一口,我偷啃你一下的“革命情谊”,颇有一番纯真的童趣在。
风吹饼
风吹饼又叫番薯饼,将番薯洗净去皮后蒸熟,加水打成水浆,再过滤掉其中残留的番薯粗筋,依量加入面粉和白糖,搅拌均匀后烙成圆圆的薄饼,这番薯饼就算做好了。因为这番薯饼薄得连微风都可以将它吹走,所以便有了风吹饼这个名号。风吹饼薄薄的透着浅黄,松脆爽口中夹带着一丝丝的韧性与粘黏,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甘甜,这风吹饼入口即化,为此,诏安俗语形容风吹饼“吃落(入)嘴,吃没落(入)喉咙”。
风吹饼物美价廉,花上三两块钱,就可以买上一大包风吹饼。吃的时候在风吹饼上涂上麦芽糖,再一层一层叠起来,咬上一口,酥脆中带着甜,还透着麦芽糖的独特味道,满满童年的古早味。所谓的古早味,就如同小时候走在田野里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绝非故弄玄虚。
莲宝饼
莲宝饼是一种四四方方长得像骰子一般的饼,长宽高大概约寸许,外皮是烤的焦黄的面皮,内馅是甜的绿豆沙。这莲宝饼的外皮虽烤得焦黄,却是十分绵软,没有丝毫僵硬;内馅的绿豆沙香滑清甜,还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莲宝饼味道香浓松软,一入口外皮便在口腔中缓缓溶开,绿豆沙内馅润甜不腻,实在是妙不可言。虽然已经许久没有再吃过莲宝饼,但那个味道依旧时绕齿颊。在诏安,莲宝饼常用来作为供奉神明的供品,却也不乏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小零食。
猫耳朵
这猫耳朵可不是真的残忍地切下猫咪的耳朵做成的,只是形似猫的耳朵,便有了猫耳朵这个名号。诏安的猫耳朵不同于那中国北方作为主食的猫耳朵,而是一种油炸的小零食。制作猫耳朵并不难,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糖,逐渐加入水,和成面团,再将面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红曲粉揉匀(也有直接加白糖和红糖分别和面的),让两块面团充分醒发;醒发好的两块面团分别擀成大小一致的方形面片,将两块面片叠在一起,像卷花卷一样将其卷成圆柱状;将卷好的圆柱状面团切成薄薄的圆片,再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即可。猫耳朵油炸过后略微收紧蜷缩,像极了猫的耳朵,又有一圈圈深浅交替的螺旋纹,十分小巧玲珑。这猫耳朵酥脆可口,长得又讨喜,可是诏安人过年必备的小零食。
“花生贡”和花生糖
何为“花生贡”?“花生贡”其实应该叫做花生酥糖,至于为什么叫“花生贡”,这与“花生贡”的制作方法有关。花生酥糖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人工反复捶打,而“捶”字在闽南语的发音与“贡”字相似,久而久之,花生酥糖就有了“花生贡”这个响亮的名字了。由这“花生贡”的名字还衍生出许多传说与故事,至于 “花生贡”到底有没有成为皇家的贡品已经无从考证,但成为诏安寻常百姓家朝圣祭拜的供品倒是千真万确。小时候,每逢朔望,奶奶总会买上一小包“花生贡”来供奉观音菩萨,而供奉结束后,这“花生贡”也自然而然成了我的腹中物。
而花生糖是将花生烤熟或是炒熟后,去掉外面的膜衣,稍微压碎成花生瓣备用;白糖与饴糖混合熬制,等到糖浆熬好,把花生瓣和糖浆混合均匀后,趁热倒入方形的马口铁大浅盘里压平,再切块脱模,这花生糖就算大功告成了。若是调整不同的白糖和饴糖混合比例,还能做出来软的和硬的两种不同的花生糖。软的花生糖糯,硬的花生糖脆,口感各异,却一如既往地美味。
“花生贡”和花生糖常常出现在诏安人供奉神明的供桌上,也是诏安人功夫茶的茶配常客,更是小时候的我们喜爱的小零食。
地瓜糖
这地瓜糖的做法和花生糖如出一辙,只不过将烤熟的花生瓣换成油炸的地瓜薄片而已,却另有一番不同的滋味。再者,这地瓜糖可不是切成长方形,而是别出心裁地斜切成菱形,却也是趣味盎然(地瓜糖所用的糖浆中饴糖占绝大部分,故冷却之后依旧可以很方便地切块,一般在购买时才切块)。
糖螺儿
在我看来,糖螺儿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糖果。做糖螺儿,温度是至关重要的。白糖熬汁过滤后,还少不了长时间的熬煮,浓缩到恰到好处的糖汁稍经冷却,便要趁热反复拉伸(如拉面一般反复拉伸)。棕黄色的糖汁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混入空气,逐渐变白,等糖汁变得雪白,再拉至大拇指粗细,趁着糖汁尚温热,赶紧用刀切成寸粒大小。由于温热的糖汁尚软,这用刀一切,糖螺儿的两头便略微压合,像极了那银蚶,这也是糖螺儿名字的由来。由于熬糖汁的温度很高,使得这糖螺儿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含着吃甜得心生欢喜,咬着吃脆得不亦乐乎,就是这复合的口感和味道让我记忆犹新。直到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只要花上一毛钱,就能买到两个糖螺儿,只是这样,年幼的我却就能高兴上一整个下午。
诏安的小零食种类繁多,应远不止如此。上文所述,不过是个人儿时记忆中较为深刻的几种,纰漏错误,在所难免,烦请同好诸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