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周的情绪呈波浪状起伏,当心情沉到低点的时候,我知道再过一阵也就反弹了。
生活时而积极向上,时而厌恶颓废,保持在总体平静的状态,平静意味着没有大开心,也没有大失落,人略显自私(除了自己,对其他人的任何事漠不关心),较为木讷呆板。
一、
没有好奇和上进的生活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萎靡不振。就在上周突然意识到我非持续性精神不振的原因,那就是生活中变得只有工作没有其他。
由此启发了思考:学习使我快乐。
我所说的学习指的是我感兴趣的一切内容的学习。比如唱歌,写字,看剧(看剧也是可以学习的),背古诗(这个陶冶情操的),弹琴,学英语,看散文小说等等。
人如果一天不干三件及以上不同的事儿,就容易偏执、抑郁。(不知道是否有据可循,但我还是比较认同)利用兴趣多学习,学习可以为我的未来提供无限的可能。(至少可以白日梦,成为自己幻想的样子,过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个前提:
1保持好奇。
2学会想象。
3习惯思考。
4懂改生活。
精神世界要比物质世界更加丰富,更加振奋人心!所以,当那一天我得出:学习使我开心这一结论的一瞬间,我的内心非常激动。
二、
当然,只得出结论是不够的,know yourself以后的change yourself最为关键。
这比较难做,比如一般我设定好目标以后,往往坚持不了两天,就直接打回原形。可能因为热爱的不够,也可能因为同时想要做的事情的太多。
由此牵出另一个重要信息:一次只做一件事就好。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饱涵了人生经验,因为我们在手机必备、wifi普及、信息爆炸及付费知识充斥之后,很多信息应接不暇。比如两年前我知道了彭小六这个人,他是斜杠青年的代表人物,非常厉害,充分利用时间提升自己,每天严格遵守时间学习,并且还参与拆书和线上线下分享等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继而物质回报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斜杠青年的成功典范。
他一度成为我的标杆——我也想成为这样一个众多标签于一身的成功人。
后来我失败了,因为学不来他,我每天想干的事儿太多啦,就算分配好时间,也不能坚持,反倒因为无法按计划行事而责备和怀疑自己。我就是没办法做到啊!没法!
那些漂亮的经验不适用于所有人。
我开始了解:专注的做一件事,比做好几件事但好几件事都做不好更重要。
三、
而这件事直接引发了我下一个思考:我们从各种案例和各种书上究竟学到了什么!?
我们从曾经的成功学、职场经验、人生哲理等鸡汤社科作品,和看过的很多公众号热文上,学习到他人的各种经验。比如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职场员工的例子(老板让两个员工出去打听土豆多少钱,一个员工只问了土豆价钱就回来了;另一个员工不仅问了价钱,还跟讲价,还把卖土豆的人带回来了。这段记得不太清楚了大体这个意思,告诉我们要学习后者,全方位为老板考虑)。我就想说:其一,现实中往往干活越多的人错的越多越容易挨骂,啥也不干的吃香。其二,很多人天生就是想不到那么全面,你怎么能要求他做到更多?其三,更有心思细腻者,可能因为自己不能像好员工一样,做到如此全面,从而怀疑自己能力不足,导致抑郁,这完全就是在用书中的知识惩罚自己啊!
后来这类鸡汤式成功经验的作品,我也不看了(话说即使看也看不过来了,太多了)
得出结论:经验都有两面性,如有需要请结合自身特色过滤式吸收。
不博眼球
笔随心动
自由自在
写着玩
于赳赳
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