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个人到外地工作之后,我慢慢变得矫情,而且陷入了一种自怜式的思考模式之中。所谓自怜式的思考方式,就是认为一切的不如意都罪不在我,固执地认为“我明明已经竭尽全力了,世界还如此残忍地亏待我”,这种思维往往还伴随着类似以下的无病呻吟:“不行了,我支撑不下去了,别人都不关心我,我都是靠自己一个人,世界那么大,怎么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有自怜情绪,但是有一次我跟一位很尊敬的老师倾诉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也浑然不觉习惯了用自怜式的思维模式。我跟她说:过去几年,我自己非常努力,但是一直不如意,所得非所愿,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我的老师大概不忍心看我继续活在梦幻里,她拆穿我说:几次考试你都没有竭尽全力,只是靠聪颖悟性过来的。
这话像是给了我当头棒喝,我突然才意识到我说的“我竭尽全力”是多么虚伪的一句话,考试前学着学着就厌倦了,不自觉地松懈,准备考试,总会被情绪牵着走,精力分散严重,做事情一时兴起居多,恒心坚持太少,思考问题简单化居多,周全完备的时候少,这种学习习惯之下怎么可能说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呢?
记得在看一期商业比赛节目的时候,一方的头领对自己团队的人说:如果对方是百分百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只要有一丝犹豫动摇,我们就会输。
现在回想起来这话,觉得它恰当表现了在竞争中,所谓全力以赴和投机取巧所导致的差异。有时候,尚未尽的那一点点力气,说不定就是决定成功失败与否的关键。
人生到了二十八岁,我开始回望人生,也慢慢开始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我发现,此前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导致我现在处境的决定性因素,每当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的时候我总能从之前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过往中找到失败根源。
我为什么来到现在的环境,取决于我当时的选择,我为什么选择这里,要看我能给我多大的选择范围,我能给我多大的选择范围,取决于我每时每刻所做的积累。人生的每一步,都像是搭建积木的一步,或步步高升,或迂回曲折,看你有没有选好积木,搭好积木。
我是在我的相亲问题上才深刻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相亲是条件的对等交换,我能相到什么样的对象,要看我的综合条件的优劣。女孩子的条件,家庭出身不可选择,长相外表不可选,可以为自己加分的项目主要就是学历、性格和为人出事的能力,学历要看你高中有没有刻苦学习,有没有考到一个好的大学,性格要看你是不是乖巧可人,是不是机灵懂事,为人处事是否八面玲珑。如果你学历平凡,就不要怪人家名牌大学的相亲对象对你没兴趣,你在自己该努力的年纪没有努力,只好在此后的岁月一直为这个缺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