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篇推送的后记,想起了曾经的自己,感慨颇多。
“随着业务的日益精进,有些人会陶醉于完成工作的满足感之中,越发倾向于事必躬亲。
别人做的事他不放心,别人干的活他看不上,大包大揽的冲动若无法克制,就会走火入魔。
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成为了“不可取代”的人。
放弃了余度设计,以超额模式常态化运转,终将不堪重负。
醒悟过来,想作出改变时,才发现自己套上的枷锁,任谁也无法取下,稍有懈怠,则会被认定为态度问题。
除非你能全身心享受这份“重要”,否则,千万不要成为“不可取代”的人。”
曾经自己的目标就是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工作一年以来的各种经验教训告诉了我,揽的活越多只会压死自己。
是的,我承认一开始的我很享受那种被人需要的感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干这干那,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交给别人去完成的,就以一句“你很厉害,能者多劳”就把活交给我了。再加上自己刚刚到单位还不懂太多事情、不懂的拒绝,熬夜加班、第二天早早到办公室成为常态。
而加班多了,自然精力就开始下降,注意力开始涣散,失误开始增加、效率开始下降。领导看自己心不在焉就以为自己在消极怠工,没事就拉过去叼一下,自己更没有心情干活了。
于是别人交代的事情就开始胡来了,要么就拖要么就不干积压着。同时另一边又不停的接新活,结局不难想象——凉凉。
领导开始不信任我,别人也开始不敢把事情交给我,自己口碑下降的厉害等等。
是别人的问题吗?
我承认有别人的问题,但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自己身上——我太过追求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太过事事操心了。
有很多事情我其实可以安排下去,很多事情可以先拒绝的。但我都没有,直到事情多到把自己压死。
在大病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工作思路。
001 要接活首先把份内的工作完成。不可否认有很多活是临时交代的,但只要是不重要的活就交给下属去完成,自己指导就可以。
002 没必要什么事情都亲自去干,自己负责把握方向,提供指导。领导交代的重要事情就必须亲自出马。
003 单位少了谁都转的开,不要幻想着成为不可替代的人,那样只会错过其他发展的可能性,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
明白了这三点,我发现后来工作开展起来就顺畅多了,自己也不会因为活太多把自己累死,限制了自己发展的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