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的【中华日知录】,由于内容较多,就干脆发表在简书上了。
主题是:知识的链接与多元思维模型在学习中的应用
学习管理与教练思维
近期在学习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这门课,对“管理与领导”的不同有了很深的领悟;刚好本周读书营将讨论的主题是《高绩效教练》,这与我当下关注的热点非常接近,于是启发我从“教练”的角度去理解“领导力”。
读《高绩效教练》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理解了什么是“教练”:教练的主要职责根本不是给选手传授技巧,而是要用一系列的方式去引导和激发选手自己身上天生的学习潜能;重点是怎么能通过问题来让选手自己找到精进的方法。
知识的链接与多元思维模型
昨天在考虑今天早上小组会的主题时,无意间看到组内一位伙伴的打卡拼图上有“父母教练”这个概念,以及父母的三个阶段: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看到后我一下子产生了灵感:小组会就以“父母教练”作为主题!
一方面想到了上周班会刚讨论的“人际关系”,父母教练也是在训练关系维护技巧;另一方面与本周读书会要讨论的“高绩效教练”配合,而“父母教练”正好与这两个主题都是遥相呼应。一场晨会下来,大家都感受收获很大!
而在组织管理中,教练技术正是一种“可复制的领导力”,强调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强调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强调倾听和提问是一门学问;强调积极反馈!
会后在上班路上自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如果不是参加读书会,我不会想到去读教练方面的书;如果没有读教练方面的书,没有以前在圈子里对于教练技术的接触,我不会上升到“技术”和“方法论”的角度去理解“教练”;如果没有读《查理芒格》也就不会有意识去尝试知识的链接,寻求“教练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价值发掘,去构建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如果没有这些,我也不会把教练与领导、与亲子教育进行关联,打通读书与管理,并在效能社群里去实践这些。
我突然间想到了:当你有意识去察觉时,会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机会,也意识到“知与不知”的认知不同境界!感觉自己就象是查理芒格经常讲的“拿锤子的人”,看到了不同的境界:
(1)当自己没有拿起锤子,没有进入角色时,即便看到钉子可能也会无视;更不会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知识与资源。这是认知的最低境界:“不知”状态。
(2)而当自己拿起锤子,有了需求、进入了角色,就会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钉子,即很多机会;这就是“知觉”状态。但我也得避免成为单一思维的人,即芒格经常讲的例子:拿着锤子的人看满世界什么都是钉子;这是“单一知觉”状态。
(3)最后,建立了多元思维模型,看钉是钉,看钉也不是钉,因为它是很多元素的组合、是很多形态的变化。这应该是“透悟”状态吧!这也应该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吧!
我相信,有了读书训练、思维训练、以及知行合一的坚持,未来的我一定会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体系;一定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与影响力!一定会感谢今天积极的我、自律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