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我店里的老顾客。他年轻的时候喜欢看点书,写点文。当老王发现我这个小店主也有此爱好时,有事无事的更常来店里。借一本书看,或者说几句心里话,一来二去,我们夫妻俩就成了他的忘年交朋友。
老王有点不幸。婚后没有几年,父母因为意外双双去世,他不得不拖家带口去了外地。后来据他说买卖做的还行,在深圳已置办下两处房产和一个店铺。他本想着退休后,陪着老伴过几天不再东跑西颠的安稳日子,但人的命天注定,几年前,老伴竟然患病去世。受此打击,重情重义的老王,在儿子成人后,拒绝再婚,选择独自一人生活。
年轻时的老王,似乎有反骨,天生的不安分,总是想去外边的世界折腾,没想到年龄一大,开始想家了。有一日独坐庭院时,迷糊了一觉,竟然又梦见了唤着他的小名,期待他回归的爹娘,梦见自己和老伴结婚那年,在老家院子里种的石榴树。醒来,那一树红艳艳的仔果一直在老王面前晃悠。老王最终做了回家养老的决定。
老王暗地里,请家里的叔伯兄弟找人,好好修缮了一下老屋,在一个早上,瞒着儿子,开着堆满物件的大奔,和黎明一起,悄悄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从此,他的心算是安落下来。以后,无论儿子怎么催促,他的脚下,仿佛再次生根,没有了离开家乡小城的半点念头。
家乡的小城虽小,但都是老王熟悉的味道。又加上小城离着原野近,空气新鲜,而且各种娱乐措施到位,因此,老王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虽然亡妻故去,但饭菜上,本着“民以食为天”的原则,讲究吃喝的小城里,饭店比比皆是。即使不开火,他也不觉得寡淡。小城的饭菜,处处透着回忆的快乐和来自心底的幸福呵护。
老王爱吃面食,特别是我店里卖的手擀皮饺子。冬天里,白菜萝卜猪肉荤馅,春天里,荠菜韭菜鸡蛋素馅,他无一样不喜欢。他的这一嗜好,正合了我家先生。因此,我店里的大冰柜,因为这两位大主顾,即使特殊原因,卖得再慢,也没有滞留到期一说。
在外边打拼半生的老王常说:家乡人的朴实,在饮食文化上,处处印刻着痕迹。家乡的饺子是手工,包法是“一把捂”,肚子大,馅子多。吃饺子,有讲究,一是馅,二是本地文化。这两样融合在一起,饺子就有了家乡的味道,饺子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末了,老王总是再来一句:“我的老伴也会包这种清汤饺子,谁也比不了。”清汤饺子,我知道,一锅饺子,下到开水里,从生到熟,没有一个笑口漏馅的,而汤当然也是那种干干净净的水汤。
其实,我店里的冰箱里,还有一种南方饺。有一次,老王还特意用放大镜,来考证饺子的地址,最后很肯定地说,这种饺子,是从南国城市来的。它和北方饺子的吃法略有不同,南饺精致小巧,连汤一起吃,滋味更佳,馅也多是虾仁蟹黄三鲜。同是猪肉馅,也和北饺不一样,他闭着眼,就能品出来。老王的这些说辞,让同为家乡人的我,听了特别舒坦。
家乡人喜欢称呼儿子“小瘪犊子”。老王说:“小瘪犊子”不听话,找了个南方媳妇。人家说北方人口味重,饭食吃不惯,不愿意回来。我说那是你的故乡啊,人家振振有理地说,在哪里生活,那里就是他的故乡。“小瘪犊子”这是把自己的故乡忘记了。老王说完,话音里透出一股悲伤。
春天里的一天,一段日子没见的老王,兴奋地来店里和我说:我把老伴的骨灰带回家了,和我爹妈葬在一地,我看看那个“小瘪犊子”回来给他老娘上坟不。
“寒衣节”到了,果然老王儿子一家回来了。老王高兴地来买了两袋饺子,不光要了本地饺子,也给儿媳妇带回去一包外地饺子。
几天后,老王再来店里的时候,说儿子工作忙,已经走了。老王还笑着说,下次回来,他儿子还说不光要吃家乡的饺子,还要学着包呢。
那天,我家先生留老王在店里共同吃水饺。老王喝了酒,话更多了。老王说:当饺子上桌后,儿子看着老王面前的饺子,说饺子的模样熟悉,很像他妈妈曾经包过的水饺子。
儿子非要和他换了碗,说要尝尝这母亲饺子。谁知吃着吃着,竟然还流泪了。
这个“小瘪犊子”!从小就调皮捣蛋,随我。他妈走后,就没有见他哭过一回。
末了,老王又说,那天晚上,连儿媳也放下手机,和儿子一起围绕着老王,听他说儿子小时候的一些糗事。
那个夜晚,老王还拿出了年前就储藏了起来的石榴,是从老伴和他共同种下的石榴树上摘下来的红籽石榴,很甜很甜,这让老王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幸福,甚至身子都有点颤抖。儿子再一次说道,他今年还要回家过年呢!
末了,老王竟然重复了两遍儿子临走时说的话:
故乡的味道,
是记忆深处的味道,
原来我的家乡在这里啊!
这话,老王是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学的,很有诗意,也感动到了我们两口子。
从老王儿子走后,我发觉,老王提到儿子,不再叫“小瘪犊子”了,而是换成了儿子的学名。在老王看来,他儿子是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