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是时不时能听到长辈们在教育下一代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蕴涵了什么人生哲理?有什么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我一概不知。心理也偶尔会泛起疑问的泡泡,可是转眼间就爆掉了。直到爷爷给我讲过那个“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不明年代的故事,心中才有了一点了然的感觉,不过那种了然也仅限于动物皮毛,表象而已。
故事如下:
从前(这两个字好像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一切故事的大门,连我两岁的宝宝都会摆足架势,故弄悬殊地说上一声“从前”),一个男人因为偷窃而被判斩刑。断头台上,他的母亲无比悲伤的问他有没有未竟的心愿,他说想重温母亲的爱,最后吃一次妈妈的奶。听到这里,这个悲痛欲绝的女人掀开自己的衣服,满足了独子的临终心愿。
可是当儿子吸吮一阵后,竟然狠心地咬掉了她的乳头,并大声控诉:他之所以会走上盗窃这条路,全是因为她。如果不是她在他小时偷拿东西时,一次次露出的笑脸和真诚的夸奖的暗示下,他不会认为“偷”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行为,也不会落下今天这个下场。正当这个死囚向母亲吼出“我恨你”之时,无情的砍刀挥向了脖颈。而这个浑身血污满脸错愕的母亲,在儿子死后,疯掉了。
俗语和故事都告诉我们:童年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也和阿德勒所说的“即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会通过挣扎,来辨识自己在世间中的力量。再往后到6岁,小孩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态度,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如出一辙。
“性格决定命运”。这里的性格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生活态度,对外界事物的投射与解释,及在这一基础我们会采取的应对措施。而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期在六七岁之前。那么性格养成期时什么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家庭和社会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爱给予孩子内心的充溢与自信,父母的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兄弟姐妹的激励,示范,竞争,爱与合作;周边环境以及媒体的正确价值观的输入等等。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如那个决堤的蚁穴,让一个孩子生出心理阴影,产生错误的认知,使成人后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如父母有偏向的爱可能让一个孩子心生嫉妒,或者对其他兄弟姐妹产生敌意,从而失去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受溺爱的孩子很难培养出独立生活能力;电视上不健康的娱乐节目,使得孩子盲目崇拜模仿…而当一个孩子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后,接下来的学校教育可以及时补救。不过这是在遇到一个尽职尽责,并且懂得心理学的老师的前提下才能生效。好运气会亲睐你吗?只有上帝知道。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万不可心存侥幸,要时刻带着“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紧箍咒。因为可能你的一个小小的侥幸贪念,在以后的时光里就能搅起滔天巨浪,淹没了孩子前行的道路。
然而人在潜意识里是不容易接受自己的失败的,所以当孩子的健康成长真的出现问题后,本应该相辅相成,为孩子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三方势力却相互甩锅。家长说孩子之所以走上歧路,是因为老师没教好,社会上乌烟瘴气,没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们反驳,孩子的教育保障在家庭,毕竟他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最长,父母又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而社会在面对罪犯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把矛头指向学校和家庭。其实,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孩子的教育上,相当于小树苗的阳光、水分和土壤,缺一不可。
童年期的认知决定了我们能否拥有一个风光旖旎的人生,那么这风光中又应该囊括哪些风景呢?阿德勒认为我们生命意义的探讨围绕职业,婚姻和人际关系而展开。“举例来说,一个人爱情和婚姻不如意,工作上不顺心,人际关系又紧张,朋友很少,那么这个人会觉得活下去是件痛苦的事情。
反过来说,假若一个人爱情与婚姻融洽而美满,工作上很有成就,人际关系和谐,身边有很多朋友,那么,他会对生活充满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他也会坚信可以克服,并从中洞悉宝贵的机遇。”
刚开始我不认同他的这个观点,认为有些绝对。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如果以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整个人类的生命意义,有些自不量力与天真的意味在里面。不过看到后面,我被他说服了。
人是群居动物,这个前提条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独自生存。混居在人群中,必然要与他人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如果在与他人的碰撞中,我们感受不到爱,总是受挫,久而久之定会产生厌世观和敌对情绪,那么问题就接踵而至了。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立的小岛”。我们的心在疲惫时需要爱抚慰,伤心时需要爱温暖,无助时需要爱注入力量…
而一个大写的爱字,是在合作中产生的。所以我们在童年期一定要形成社会感,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在后来的时光中给予爱,收获爱,从而在心中装满幸福。
我们在与他人合作时,难免会有不足之感,这时候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不过阿德勒说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变的。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强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
所以自卑不可怕,它是我们进步的原动力,是我们懈怠时的那根抽打的小皮鞭。只要自卑感不是特别强烈,我们就能借助它的力量寻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