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采用看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是还存在着种种问题:(1)个别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唱起了独角戏,充当小组活动的“灵魂”,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有几名学生置身于小组合作学习之外。(2)有的学生只是旁听和随从,附和较好学生的答案,不能提出质疑。(3)一些小组缺乏领导人物,大家没有展开讨论,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4)班容量大,不可能每组学生都发言。当然有些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我们需要从主观入手,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一书讲得是一些外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及案例,且包含各个学段的教学,虽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于中国的小学教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上,仍然对我们有启示作用。该书围绕积极的相互依存、面对面的互动、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人际和小组交流的技巧以及引导学生总结合作学习经验这五个原则来探讨如何提高小组活动效率的。读罢该书,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关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体会。
一、精选合作内容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式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生厌。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据此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且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如在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结尾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疑问“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棒在哪?”我把该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先让每位同学自己阅读课文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几乎每位同学都能谈到一两点,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二、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人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组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处理不好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我认为应该实施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要求所有个体都要做出贡献,充分发展每一个人的潜力。
在小组构建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并培训好组长,以安排任务,督促进程。小组成员分好工,如四人中设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当然,每次合作时的角色,也应该是轮换的,而非固定不变的,以期望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比如学习成果的汇报也应每次活动有所不同,锻炼小组内每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是交互式学习,成员不仅要担任自己角色内的职责,还要对这些职责进行整合,简言之,记录员不仅仅只记录,也能进行汇报。老师也要对那些差生多关注,进行询问和指导。
书中也有一些好方法,如在进行复杂的学习任务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可以设立常规小组和专家组,每名学生都同时是两个小组的成员。常规小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完成复杂的人物;专家组,每个常规小组出一名代表组成专家组。学生在常规小组中共同讨论所有学习目标,然后,每组一名成员进入专家组就具体内容进行讨论。在掌握了专家组讨论的内容后,所有成员都要回到常规小组,把他们所得到的要点讲解给其他成员听。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
三、教师做好引导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学生合作成功的指导者。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要及时致电,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并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学法上的指导。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如要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等),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的效果。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尽量所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以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以上关于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的几点见解,实为一己之见,笔者也会继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为小组合作学习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