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放荡不羁的巴黎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文学家救护车司机”,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 ——传记作家特德·摩根
《面纱》是英国戏剧家毛姆的作品,“面纱”二字,便是取自雪莱的诗作《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 这华丽的面纱啊,人们就管这叫做生活。
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都充分展现了毛姆笔触的个人特色。他擅长书写人性,揭露人性的弱点和拐点。同样的,在《面纱》这部小说中,他更是将人性与欲望相结合,在面对盈满的欲望时,人性的抉择(凯蒂的自我脱变),便成为了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
毛姆是一个著名的戏剧家,这部小说也是充满了戏剧特色。文中并未布置过多的场景,凯蒂与汤森二人私会的阁楼、凯蒂与沃尔特之家、霍乱之地湄潭府,这三个重要场景,便足够承载了这样一个看似老套,实则意味深长的故事。
要读出毛姆小说中的精髓,往往需要你细细感悟,他所描写出的人性的光环。而那些散发着微弱光芒,却又愈久弥香的光亮,也正是毛姆的小说,能成为世界名著,并且经久不衰的原因。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贵妇(凯蒂)婚后出轨的故事。丈夫(沃尔特)为了报复她,给她提供了一个两难抉择。要么让她的情人(汤森)立马娶她,要么她必须跟随丈夫来到湄潭府(霍乱之地)。
最终,愚蠢的凯蒂亲手揭开了汤森的虚伪面纱,骤然醒悟,她所爱之人,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她从头到尾所感受到的爱情,到头来,都只是情人汤森一场欲望的游戏。
当她抱着必死的绝心,跟随沃尔特来到湄潭府,竟然出人意料地给她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她重新认识了沃尔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从前的浅薄。套用佛家的偈语,即“回头是岸。”遗憾的是,她最终未能与沃尔特,再续前缘。
本文主要遵循小说的设定,从凯蒂心路历程的变化来进行分析。从了解凯蒂的家庭背景起,进而理解凯蒂结婚的原因,以便理解婚后她与丈夫之间相处模式的根源,从而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二人悲鸿交错的命运。并且,引以为戒。
01 凯蒂的家庭氛围和社会大环境,对她三观的养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成就了一种无形之中的模范行为
凯蒂的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父亲(贾斯汀)与母亲(贾斯汀太太)之间并无恩爱。
我们可以看到,“贾斯汀太太是个冷落无情、善于保持、野心勃勃、吝啬而愚蠢的女人,是利物浦一位律师的五个女儿之一。”
而她的丈夫伯纳德·贾斯汀,为了迎合她而努力地工作,为了终有一天能实现当上法官的愿望,而竭尽全力。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他始终达不到贾斯汀太太的预期,“他呕心沥血,勤奋肯干。贾斯汀太太很是看不起他。”
贾斯汀换来的,从来都只是:“她苛责起来毫无怜悯之心,因为她发现当她想要他做什么却引起他反感,只要一直让他不得安生,弄得他筋疲力尽,他自然会屈服。”
同时,自凯蒂出生之日起,母亲就把她人生的条条框框都安排好了。等凯蒂长大成人,便让她出去交际,从而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好老公。这便是母亲的夙愿。她把凯蒂当成了一个筹码去培养,而不是当作一个疼爱的女儿去养育。
凯蒂从小便在母亲的压迫下长大,“凯蒂到了二十五岁仍然没有结婚。贾斯汀太太恼怒不已,时常会对凯蒂甩上几句难听的话,问她还打算让她父亲活多久。” 所以,后来凯蒂迫于父母的压力,而选择了结婚。
凯蒂自小与母亲父亲之间的关系便是焦灼的,可以说,凯蒂虽然有父有母,却是生长在一个冷漠并缺爱的环境中。
她在父母模范式的伴侣关系中,并没有认识到幸福的婚姻该是怎样的。
其中,有一点,能让读者对贾斯汀与太太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当贾斯汀太太去世后,贾斯汀竟没有丝毫悲伤的态度,他很释然,并且觉得从此得到了解脱。他的无情冷漠,也反应出了他与太太之间几十年的夫妻关系,二人情谊竟是如此的淡泊。而这,也是本书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加强了全文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本身的根源,其实是人本身。
他为何会如此冷漠?根源于太太对他多年的鄙视和人格践踏。从而,这也是本书中,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地方:两性之间应当如何相处?
再则,父母二人的相处模式,为凯蒂的婚姻观的形成,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在一定程度上,她与丈夫的婚姻模式,是父亲与母亲之间关系的复制。贾斯汀与沃尔特的共同点,都是爱到卑微,低入尘埃。凯蒂与贾斯汀太太的共同点,对爱自己的人,视如蔽履,不知珍惜。听起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凯蒂为何会对沃尔特如此嫌弃?有一部分原因,是她沿袭了父母亲之间的相处模式。她的骨子里认为,她可以像她母亲那样,对待自己的丈夫,可以恃宠而骄。并且,她有权那样做。最终,当她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覆水难收之时,却早已掉入了地狱的深渊,再难回头。
② 社会时代背景,使得女人难逃依附男人的命运
当凯蒂悔过自新后,她对自己未出生的女儿,是怀着这样的期待的:“我想要个女孩,抚养她长大,不让她犯我犯过的那些错误。回想以前做小姑娘时的我,就会恨自己,又没别的机会。我要培养女儿,给她自由,让她靠自己的力量独立于世。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爱她,抚养她长大,不只是为了让某个男人因为很想跟她睡觉而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
这不仅仅是她对自身从小遭遇的无奈和同情,对于父亲教养方式的权威性的控诉。同时,也反应了法国当时社会的普遍现状。父权主义当道,身为女子,不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依附男人而生活。所以,进而也奠定了这出悲剧的时代基调。成为了凯蒂被迫结婚,进而发生惨剧的一个根源性原因。
哪怕,当凯蒂发现她与沃尔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也不是首选离婚,来作为通往自己幸福人生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往往都会有一个心理考量的过程。就当时的环境而言,离婚后的她所需付出的代价,远比偷情被发现的代价,要大得多。再加上,她还存在着侥幸心理。
02 凯蒂选择与沃尔特结婚的原因:为逃离单身,而选择将就
① 家庭因素:父母的严厉催婚,姐妹之间无形之中的对比
凯蒂结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逃脱这场恐怖的姐妹对比,“多丽丝十一月就要结婚,那时候他应该上路去中国了,在多丽丝的婚礼上担任女傧相可不是什么好事。她很高兴能够一走了之,到那时多丽丝已经结了婚,如果她还是单身一人,就显得她更老。”
多悲哀啊!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存在。当远比自己年幼的弟妹,早已成家,并且儿女成群时,自己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没有对比,便没有伤害。
同时,凯蒂选择结婚,也是为了逃离母亲的魔掌,“对她来说这谈不上什么美满姻缘,但总算结了婚,事实上去中国生活也会让事情变得容易些。她害怕母亲那张不饶人的嘴。”
凯蒂拥有一个咄咄逼人的母亲,无疑是悲哀的。我们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凯蒂母亲充当了一个黑脸的角色。可是,她毕竟是她的母亲。
现实生活中,被父母亲催婚的例子,屡见不鲜。很多父母以为,早结婚早稳定,便是子女理所当然的幸福设定。可父母终究是父母,时代不同了,子女的自我意识观念也越来越强了,更多的人,都更希望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为了符合大众对于幸福的普遍定义—— 结婚生子。
② 圈子的压力:环境对一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是无形且巨大的。
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因晚婚,而遭人非议,选择了尽早结婚,“是啊。跟她同时进入社交界的女孩子早就结婚了,大部分还有了孩子。她讨厌去见她们,讨厌她们唠叨孩子的事。沃尔特为她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
其实,在凯蒂身上,看到的又何尝不是当代大龄剩女的现状,被父母逼婚,被亲戚同事催婚,被迫与同龄人进行对比,当同龄人早已儿女双全,自己却仍是孑然一身。何其悲哀,何其无辜。
可是,面对多重环境的重压,往往就会有很多人,屈服于环境的压力,为了结婚,而选择将就。最后,极有可能换来一场失败的婚姻。发人深省!
其实,从凯蒂的故事中,也告诉我们,对待婚姻,应当慎重。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爱情、亲情、责任的多重交错。选择了一个怎样的人,也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03 婚前、婚后,二人之间的状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① 凯蒂曾对沃尔特有过期待
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沃尔特并不一直是一个自我克制的形象。在他初遇凯蒂时,他也能做到直面自己的心意,并且,勇敢地追求凯蒂,“我想告诉你我爱你胜过世界上的一切。”
而当时的凯蒂对他的态度,也是充满着期待的,“她以某种神秘的方式感觉到他的爱是她从未遇到过的,她有点害怕,却也感到得意,他的泰然冷漠也隐隐有些感人呢。”
凯蒂甚至能以一个清晰可辨的冷静视角,来客观地看待沃尔特,“接着就更奇怪了,因为这话莫名其妙打动了她;他并不是真的冷漠,当然,只是他那种方式不太恰当。”
我们甚至可以再来看,结婚初始,二人对彼此的态度:
沃尔特,这个爱到尘埃里的男人:“他异样体贴,也很在意她是否安逸,只要她稍稍表达出某种愿望,他便忙不迭地去实现,他经常送她各种小礼物。要是给他机会去做一件她懒得做的事,那简直就是对他的恩典。”
而凯蒂对沃尔特的态度:“起初她被他的亲切善良所打动,为他的激情而吃惊并惊喜。”
不禁发人深省,这不就是天下有情人相识相知之初的景象吗?可是,到底是谁,把一手好牌,打得满盘皆输?
② 她不喜欢他的原因:出轨,绝不会是单方面的问题
她不喜欢他的行事风格,“如果他能随意一点儿,她会觉得跟他在一起不自在。”
她不喜欢他说话的语气,“他竟会用那种对婴儿的口气说话,这让她有些难堪。”
她不喜欢他的自我克制,“他有某种缺陷,无法做到完全忘我,他太过自觉了。”
她不喜欢他的性格,“他实际上十分情绪化。”“他的沉默让她不安。”“他毫无幽默感。她讨厌他盛气棱人的架势,讨厌他的冷漠,他的自我克制。”
他常常拒绝她,惹她生气,“他有个习惯,对她不经意说出的话不予回应,这让她很是恼火。”“这已经不是沃尔特第一次用不温不火的态度激怒她了。”
他拒绝与她交流,在她满心期待之际,泼她的冷水,“他好像不愿意跟她讨论自己这部分生活,起初她对他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抱有兴趣,什么都要询问,他总是用几句说话把她搪塞过去。”
他永远给自己带上一块面具,哪怕是对待自己最爱的人。而这,让她十分厌恶,“但一想到他展示给她看的,只有她能看见的那一面,便对他有些鄙视。”这也就导致了,尽管他们已经结婚将近两年,她对他依旧知之不多。
他对她的热情,总是施以厌烦的态度,“他很矜持。似乎唯一惹他心烦的就是问他问题。可她天生好奇,连珠炮似的向他提问,结果他的回答一个比一个生硬粗鲁。”
他们二人之间,缺少共同爱好,他喜欢的,她都不喜欢,“他喜欢读书,但那些书让凯蒂感到枯燥无味。”“他舞跳得很烂,在聚会上他只能扫别人的兴,既不会演奏也不会唱歌,他不会打马球,网球也赢不过任何人。”
如此诸多的细节,历历在目,可见,二人之间关系,从在一开始培养感情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无论爱情还是婚姻关系,都是需要双方用心去经营的:二人缺少交流,沃尔特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让凯蒂无法真正的靠近他。而凯蒂吃了闭门羹后,更是以暴制暴,导致二人关系,愈演愈烈。
当然,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态度的转变,往往就是从一个细节处开始的。细节,往往能打败爱情。
后来的凯蒂,自然也给自己披上了批判的面纱,她看到了沃尔特一个又一个的缺点,当这些缺点,一又一次重复出现,成为了击溃凯蒂的抵御防线时,她便开始把沃尔特所有的缺点,都归因于这个人身上,“他本身就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人。”所以,无论沃尔特怎么做,在凯蒂看来,他做什么都是坏的、不好的。
其实,二人最悲哀的一点,便是自己为自己披上蒙蔽自己双眼的面纱。可悲的是,这也是人的局限性。身为旁观者,往往能心境清明。可身为当局中,往往沉浸其中,看不破,道不破。
沃尔特的面纱,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他只给凯蒂看到他想给他看的,可是,他们是夫妻啊,本该是命运共同体。以至于让这层面纱,成功地阻挡了凯蒂了解他、爱他的机会。
倘若,他们二人能多一些交流,寻找到共同爱好,以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对方的缺点,学会理解包容对方,通过沟通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也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遗憾的是,最终,他们二人便如《最完美的离婚》中所说:“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而是成为面具夫妇,对对方没有爱,也没有任何期待,却在一起生活,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③ 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沃尔特对凯蒂太好了,导致她习以为常。
当凯蒂出轨被发现后,沃尔特是这样抱怨的,“想一想真是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讨你喜欢的东西,忍受折磨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实际上我并不无知粗俗,不爱散播丑闻也不愚蠢,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并尽我所能让你觉得我是个大傻瓜,跟你认识的其他人一样。我尽量不让我的爱来烦扰你,我知道那会让我承受不起,所以我一直察言观色,留意我的爱,让你厌烦的最初迹象。”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像一根橡皮绳。一方用力过猛,另一方便是满盘皆输。只有势均力敌的双方,才能换来关系的长久稳定。
小说的最后,更是通过修道院这个痴呆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修道院里有个痴呆孩子不知为什么对凯蒂产生了依恋,无论她走到哪儿,这孩子都跟着她,让她心生厌恶。但是,当她终于横下心来把手放在那光秃秃的大脑壳上,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时,那孩子却乖戾无常地离开了她,从此再也不搭理她了。在这里,痴呆儿所代表的是否就是凯蒂难以说出是什么、却一直在孜孜以求的东西?是否就是沃丁顿口中的“道”,就是生命的本真?它无时无刻不陪伴在你的身边,以至于令你厌倦,令你恐惧,而一旦你刻意逢迎,它就会弃你而去。”
你可以对一个人好,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对一个人,比对自己还好。这是底线。越过这条底线,便离失去不远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给两个人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适当的距离,才能产生恰当好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