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泽爸爸在学习“父母效能训练”。先科普一个概念:行动窗口(behavior window)。
行为窗口中存放着父母对于孩子各种行为的看法。根据对这些行为的接纳与否的状况比,我们将行为窗口里面的行为分为了两个大的区块:可接纳区和不可接纳区。
你觉得孩子的哪些行为是你可以接纳的?比如:孩子每天自己看书,或者孩子专注地拼乐高玩具,等等;而哪些行为又是你不接纳的?比如:孩子晚上十点了还不想睡觉,孩子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等等。这些行为都存在于行为窗口中。注意,这些行为,一定是你可以真实记录下来的(用视频或者音频记录),而不是你主观臆断出来的假象。
问题归属
针对可接纳和不可接纳的所有行为,我们将其引发的问题归属进行划分:
孩子拥有问题
父母拥有问题
孩子和父母都拥有问题
无问题
“孩子拥有问题(own a problem)”表现为孩子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例如ta会觉得自己画画不如其他同学画的好,自己骑自行车上坡经常登不上去等等,ta为此会表现出困惑或烦恼。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行为并且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但是这个问题是孩子拥有,而不是家长拥有的。
此外,在可接纳区,另外一类行为处在无问题区。也就是说,你所接纳的孩子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迹象表明孩子在其中收到困扰,你和孩子都能够很和谐地享受这个时光。例如:你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去看电影等等。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亲子关系最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珍视并善加利用,以进一步地增强亲子关系。
在不可接纳区,我们可以划分为“家长拥有问题”以及“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拥有问题”。其中,家长拥有问题,指的是你觉得无法接纳孩子的一些行为,但这个时候孩子并没有感到自己受到困扰。例如,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晚上十点钟了孩子还不睡觉等。而“双方都拥有问题”指的是你和孩子的需求发生了冲突,双方都感受到了不被接纳和不满意。例如,你想要躺在床上好好休息,而孩子却坚持要你给他讲故事。
好了,基本概念介绍完毕。那么,针对”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将其划分到家长拥有问题的区域中。因为孩子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困扰了他们。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这件事情,收到困扰的是父母。
“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父母说错话了?
通常,父母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惯用如下句式:“
你老是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然后你会继续挥舞着责备和威胁的大棒,继续发挥你的训斥,“如果你再不收拾好,我就把玩具都给你拿走,以后也别想有新的玩具了!”
真是漏洞百出
孩子可以反驳说“我没有老是”,我每天也就只乱扔一次。”孩子还可以反驳:“我没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我只是把玩具扔到了客厅,卧室,洗手间,书房而已!我又没有扔到阳台,厨房..."
当孩子发出这样的反驳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觉得你并未客观地评价这件事情,也没有公平地对待他们。为此,孩子们已经没有意愿和兴趣与你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了。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公平对待时,他们才愿意分享和解释真实的想法。
情景重现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你把玩具扔到客厅的地板上,卧室的床上,洗手间的桌子上,这让房间看上去乱糟糟的,让我打扫卫生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一些玩具也会因此而遗失,这些状况让我感到很疲惫,心情很糟糕。”
换做你是孩子,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说法令你感到舒服一些?你也愿意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从而愿意和父母就此进一步沟通?
面质(confrontation)
上面的第二种表述,利用了“行为(事实)-影响-感受”这一工具进行沟通,体现出你和孩子处在一个平等,不存在指责和压迫的环境中的对话。这被称作“面质”。当父母恰当准确且声情并茂地传递出自己的感受时,孩子通常都愿意分享他们的感受。
接下来,当孩子接受了“面质”中传递的信息,开始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父母要做什么?
积极倾听
当我们客观、准确、具体地表述完事实、影响和感受后,面对孩子的回复,我们一定要做到积极倾听。
何为积极的倾听?
就是在尊重和陈述事实中,认同孩子的感受,并寻求问题的本源,以便找到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积极倾听?
🔸 可以帮助孩子从某种情绪中恢复理智。
🔸 可以引导孩子一步步挖掘出问题的真相。
🔸 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他们的问题。
通过积极倾听,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问题的解决竟然有那么多种方法可以去尝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孩子通过主动思考所得出来的。你会为孩子感到骄傲,也同时,会为这个问题将要得到解决而感到舒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只有充分沟通和积极倾听,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对方的需求,并让对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双方才能去寻求一种解决方式,让彼此都满意。
沟通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环节。缺乏良好沟通会引发一系列成长的烦恼(有家长的烦恼,也有孩子的烦恼)、通过界定问题归属,采取面质、积极倾听等技巧,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满足各自的需求。
下一回,你应该不会再说出“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这类“病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