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1:情感模式会在3岁前建立。
人类甚至所有灵长类动物的脑干深处,有一处情绪脑。所有情绪的反馈,发源于此。而理性和理智,是人类思维的最外围阶段。人类的真正行为的抉择,是由脑干深处的情绪本能反射作出。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将它称之为人行为模式的核心芯片。这样的芯片无法通过后天训练来建立行为模型,只能通过灵长类的爱激发正向的模式。而这样的爱,最好的来源是一个孩子的亲生母亲。
虽然孩子降生后离开了母体,但是他们之间有着奇妙的链接。母婴关系,尤其是前三岁的母婴关系,决定了一个婴儿一生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底色。在这个阶段,只有母亲的爱是天然、流畅、自然而且是不可替代的。祖母、外祖母或其他乳母,即使做得再好,也无法替代母亲。在这个阶段,母婴周围的关系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辅助母亲将对孩子自然的爱释放,减轻母亲身心负担、减轻家务劳作。
这个时期,母亲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遵循天性,去爱孩子。
孩子在这个阶段得到的绝对的接纳,就会自信、阳光、对世界充满积极探索的能力。
孩子在这个阶段得到的是冷漠、拒绝,对世界就会害怕、怯懦、躲避,并且永远充满怀疑和悲观。
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得到的是虐待,心理很容易歪曲,行为模式也会不正常。
可以说,这三年,缔定了一个孩子对世界的反应模型。这样的模型一旦过了三岁,要改写,非常困难,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要给予长期的无条件的爱,让孩子重返三岁前,才能改写一部分。
理由2:人格会在3岁前塑造。
0到3岁的发展就好比是在为人生的成长奠基,身心智各个方面的基础都在这个关键时期铸就,决定着日后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
人的大脑是心智发展的司令部,0到3岁是大脑发展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三年时间不仅仅完成了终生发展的80%以上,而且基本构建完成了大脑神经网络以及各个核心功能区,既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也形成了相应的一定制约。孩子的天赋潜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开发的机会和程度也在不断下降。
出生前后曾经遭受不同程度脑损伤的孩子,在三岁之前及早进行系统的干预训练,能够取得明显的进展和效果,而假如拖到三岁之后,即使付出成倍的努力,能够改善及康复的可能性也已经大大降低。
尽管人的一生都在发展,但三岁之前的可塑性最强,对日后更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每个人一生的健康、智力、心理、情感,都摆脱不了三岁之前成长经历的深刻影响。
理由3:安全感会在3岁前建立。
我们一定要注重孩子前三年的心理抚养。如果孩子六个月以内缺少关注,缺少共情响应。孩子哭,妈妈不在,如果每次要吃的都得不到满足。后来这个痛苦就脱离那个事儿存在,痛苦会散开,会弥散,不会对特定的人和事儿了,淡淡的散开的,内心深处的。更可怕的是,孩子在一岁左右遭到抛弃,其实在孩子一到两岁期间是最脆弱的,这时若遗弃,孩子的心理发展就停在这一期,这种婴儿感受过母爱,又一下子掐掉,经历这种创伤,孩子内心会问:妈妈可靠吗?妈妈爱我吗?我的命运能做主吗?孩子的弱小无能感未来不可预期,我不可爱,这样的人,成年以后,就情感淡漠,甚至情感冰冻。心理治疗要花很多时间,要像温水般慢慢滋养孩子的情感。
有创伤的两岁以内没有得到足够母爱的孩子,会形成假性自体。假性自体,对自我约束过多,把主体愿望压抑得过多,这样直接影响人成年后的幸福感。这一点不难解释,某些看起来很成功的人士,为何内心郁郁寡欢不得开怀的原因。
三岁前缺少母爱,下一步的人格发展就慢,走不过去,等到成年面临婚恋时,找的是母爱,而不是男女之间的欣赏,异性的审美与欣赏,也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这样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进一步影响性的和谐!
总而言之,如果三岁前缺爱,没有足够好的心理抚养,缺乏安全感的话,带来很多的损害,一、自我价值感不足,二、对“爱”饥不择食,三、受“死亡焦虑”的困扰,四、对人生缺乏意义感等等。
所以说,三岁以前,为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奠定了心理健康的基础,影响人的一生。所以要么不生孩子,生了就要养,尤其前三年一定要父母自己抚养小孩。
理由4:行为模式会在3岁前形成。
孩子在3岁的时候,行为模式已经开始确立,你会发现她已经有喜欢的颜色,喜欢的衣服,有了自己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初步的世界观形成。
三岁及三岁以前的这段婴幼儿时光是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的时间,孩子开始有独立的学习意识,会下意识的模仿大人说话,做事,这个阶段是小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学习人生最重要的走路和说话,交流和沟通。 大人给予的意识和行为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地影响。就像有一些喜欢说脏话的父母,由于孩子耳濡目染,刚会说话就是不是会蹦出脏话,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自主判断的意识还不健全,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只会将看到的,听到的转变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