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个项目中的负责人突然说他以前没有做过这样的大型项目,没有独自带领过,我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的确没有做过,这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能力不够。
那我是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漂亮的,因为我要靠这个项目区打响我们的名声,打开新市场。所以我脑袋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谁可以帮我?
当我跳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震惊,因为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放在以前我肯定一通抱怨,然后焦虑然而于事无补,我发现了自己思维上巨大的进步,借力思维已经在我的身上形成了显意识,我很感谢青创繁星这个平台在思维上给我带来的改变,我相信不止是借力思维,还有很多的思维都埋在我的潜意识里没有出来,而我要做的是不断去强化他们,让他们变成显意识。
话说回来,我是如何在这件事中借力的,首先我想到了之前聊的有能力的几个人,一个师兄可以,但是他没有时间,放弃这个方案,然后我想到了一直合作并且在本次也有合作的老总,那肯定要优先采用他的意见,他能不能自己协助我们同事完成本次项目技术负责,就先跟他商量,如果不行,我想到从他认识的人里面入手,他们楼上有认识北京市政的人,那就从这里入手,而且在楼上就近沟通肯定更加有利于项目推进。还有第三个方案是找其他人沟通找人帮忙,也有备选人。所以目前就已经有三个方案了,我相信如果我想找,我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案来促成这件事达成。
当我的思维转变成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漂亮并且可以去借力完成,我所有的思维和所有的行为都是寻求帮助去把这件事完成,而且完成漂亮,就不会有一丝抱怨和焦虑,因为我忙于寻找解决方案去了。其中我还用到了六圈法则,当我自己的六圈关系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要用到身边人的六圈人脉,从他们身上去挖掘会促成这件事的关系。因为应用已有的人脉比起重新结识新的人脉更加高明,更加省力,所以六圈法则也是借力思维的运用。
其实这个事情以终为始来看,我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我的终点我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个项目完成得很漂亮,那我不一定要用我们团队内部的人,如果他们能力不足,我可以找其他人来合作完成,完全依赖他们,只是希望别人的到来是帮助他去完成,那我的思维不免有些局限了,我可以换人,可以让现在的负责人退居二线,只做辅助,最终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完成得很漂亮。
这就是以终为始思维的魅力,你永远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感谢我在前半年的时间一直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这里面的思维开始从潜意识变成了显意识,帮我来做决定了!
备注:何为六圈?每个人的社交资源都分布在六个社交圈层当中,分别是家庭圈,同事圈,同学圈,爱好圈,平台圈和职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