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本赠书,是赵开山先生的《走进酒泉》,甘肃教育出版社2021年9月1版1印,封面上冰雪消融,流过一条美丽的河。
赵开山先生是《酒泉日报》的创办者之一,这份报纸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报纸。杨利明先生曾经撰文说,赵开山先生是他的老朋友,发表了许多文章,编辑了许多书籍,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作品一部接着一部,是一位高产的作家,而他的这本《走进酒泉》,激荡着对家乡的拳拳深情,特别能打动人心。
我和赵开山先生相识,是在朋友间的一次周末茶会上。有一次大胡子做东叫喝茶,其中就有赵先生。作为前辈、长者和很有影响的作家,他完全没有文化名人的做派,和蔼亲切如同邻家大叔,即便见我这样的晚辈,都和颜悦色,能起身相迎。
茶后吃饭,大胡子说有一家店的爆炒羊肉不错,于是一同前往。我原本以为在城里,吃完可以早点回家,没想到他把车开上了312国道。赵开山先生没有反对,说上车就上车,说下车就下车。一个儒雅的长者,往往不拂别人的兴。
走到这家店,还是在国道边上,一看就是做过路生意的。前面一排门脸房,接待往来的客商,主要是大车司机。后面是羊圈,里面有几十只绵羊。店里只卖一样东西,就是羊肉。从后院杀掉,拿到前面来做,手抓、清汤、红烧均可,据说卖得最好的,是爆炒羊肉片。
大家围桌子坐,先生总是推让。他说话很慢,声音也低,但很有趣,大家都爱听他说话。
爆炒羊肉片端上来了,比较震撼,是个搪瓷大盘,桌子被占去大半,里面满满一盘羊肉片,又大又薄,刚刚出锅,热气腾腾,肉香四溢。
这肉片在城里是吃不到的。为了让大家能吃一口好肉,摸黑走路,大胡子待人一片赤诚,他说赵老师是他尊敬的人。
那天,先生很高兴,大家一起聊天,吃肉,喝酒,一直到半夜才回家。
此后,再没有与先生见面,但在朋友圈能看到他的作品,特别是有一次翻《北方作家》看到他发表的诗,让人特别感慨,觉得一个诗人在年龄上会逐渐老去,但那颗诗心永远不会老。
大概是元旦假前,有一天我接到霍军老师电话,说到他办公室来一趟,赵开山先生叫我。但我有课,马上要去教室,去不了,就带了一句好,匆匆上课去了。两节课下,到中午了,又是匆匆回家,忘了给先生回电话,觉得失了大礼。今天早晨到办公室,见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正是他的《走进酒泉》,打开一看,扉页上工工整整题着几行字:“马少军先生正之,赵开山,辛丑年冬月。”
赵开山先生说,他虽然不是职业旅行者,但生活在酒泉,工作在酒泉,前前后后走遍了酒泉的山山水水,城城镇镇,听到的,是贯耳风声,看到的,是满眼韶华,而那些随意拣拾的趣事,也都蕴含着清脆的诗韵,透彻的哲理和追寻的情趣。
他这每一句话里,都是对家乡的热爱。
我来酒泉也有20年了,也基本走遍了酒泉的每个地方,在河边露过营,在山里过过夜,在田里干过活,在老乡家的钢板炕上睡过觉,在戈壁滩上捡过石头、拔过沙葱、挖过锁阳,在海子边上看过落日,在老城墙上吹过风,在山下的花田里散过步,在寺庙的檐下看过雨,在沙枣树下纳过凉。也正如赵开山先生所说,在酒泉,无论远山近水,无论乡村城镇,有山可居,有水可流,有路就可通向远方,有人就可走在一起,在这个时空中,每个感悟、体验酒泉的人,精神可放松,神采可飞扬,心态可自得,意趣可高雅,思绪可飘逸,常常有一种美丽而醉人,纵目而深情,饱览而释怀的热切和眷恋。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即吾乡。酒泉早已是我的家乡了,和赵开山先生一样,我也热爱着这个家乡。不仅喜欢这里的每一个去处,也早就习惯了这里的饭食。拉条子,麻食子,炮仗子,揪片子,面鱼子,烧壳子,杏壳娄子,我不仅爱吃,也爱做。今天翻开这本书,发现先生不厌其烦,依次都写了进去,读起来更加亲切,就如同那天晚上的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