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龙标过五溪
从洪江古商城到黔阳古城也只有一条二级公路相连,汽车一直沿着沅江逆行,约26公里的路程走了40分钟。黔阳古城位于黔城镇,自汉高祖置镡成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唐为龙标县治,也是巫州州治,后更名叙州。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为黔阳县。1997年洪江市和黔阳县合并设立县级洪江市,为市政府驻地。
黔阳古城西临潕水南滨沅江,三面环水,历来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反复争夺的地方,属于边城重镇,唐末至五代时为飞山蛮所据,酋长杨再思自封为诚州刺史(今靖州),在此建有飞山宫。古城里汉蛮杂处,中原文化、苗蛮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楚南上游军事重镇”、“湖南西部文化重镇”之称。
进入黔城只见道路两旁挂有一个像茶壶形图案的红色招贴,仿佛是一个字,但是笔划复杂,从未见过,只好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向在古城大门边摆字摊的书法家请教。书法家说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状元、任过江西布政使的桂林人龙启瑞把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龙标(今黔阳)芙蓉楼写的诗《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的合篆,这让我很惊奇——一首长江边送别朋友的诗居然是在相距千里之外的荒蛮之地作的!这首诗很有名,《唐诗三百首》中录有: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的背景是王昌龄在唐天宝三年(744年)离京赴任江宁(今南京)丞,陪朋友辛渐到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这诗原题有两首,还有另一首是: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这一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丹阳古时属吴地,与“寒雨连江夜入吴”相合,润州在晋时就有芙蓉楼,为晋刺史王恭所建。古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不可能头天晚上在润州的芙蓉楼上喝完酒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湘西龙标的芙蓉楼上写诗,而当时龙标尚未建芙蓉楼,因此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在润州的芙蓉楼上写的。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取得名人效应纷纷把名人拉到自己的地盘上来,如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都说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在这方面韩国人更胜一筹,居然考据出孔子、曹操、李白等是韩国人后裔或是韩国人,不过不要当真。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出塞》最著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由此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但因率性而为,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唐天宝七年(748年)又被谪贬为龙标县尉。当时龙标属荒蛮之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好友李白为此写诗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人尊右卑左,把降职称为左迁,还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因此以龙标指代王昌龄。古时的五溪最早见于《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大致就是现在的巫水、沅江、潕水、酉水、锦江,居住五溪流域的苗、侗等少数民族由于民风强悍被称为五溪蛮,黔城就是五溪蛮的聚居中心。唐代的夜朗县在今湖南沅陵县,龙标在其西南,所以说“直到夜郎西”。
也许是王诗人率性惯了,来到这个五溪蛮聚居的荒蛮之地也照样饮酒赋诗,没有一丝落魄的感觉,或许还想起了在润州芙蓉楼喝酒吟诗送别朋友辛渐的情景,于是也在潕水边建了一座芙蓉楼。可惜原楼早毁,现存的芙蓉楼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间在故址重修,周围还建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楼侧竖有历代题诗作赋的镌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以及颜真卿、岳飞、米芾等人的手迹,成了“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由于有了这座芙蓉楼,黔阳古城定位为“湖南西部文化重镇”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走进古城大门右拐就是龙标山,古时就以此山为县名,山上有钟鼓楼和王昌龄的石雕像,王昌龄在这里为官七年,“爱民如子”,被百姓尊为“仙尉”。火神巷至今还留有一口他当年挖掘的水井,满清顺治年间古城被围困,居民靠此井水得以活命,为感王昌龄之恩,百姓将此井称为“少伯井”。
由于黔阳古城一直都是州、县治所和军事重镇,抗战初期南京沦陷后,DAI笠于1938年将JUNT特训班迁至黔阳举办,并以位于育婴巷内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节孝祠为JUNT特训班的办公场所及临时公馆。黔阳县的GM党县党部、县参议院、《黔阳民报》社也在此办公,其大门两边挂满了牌子,一时间竟成了民国时期黔阳县的权力中心。
古城的城墙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由湖南观察使李皋发溪峒蛮修筑叙州土城。但屡毁于少数民族起义战乱,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改用红砂石筑成,建有四面五个城门,但屡建屡毁,仅有西正街的西门城楼留存。DAI笠在黔阳期间为笼络民心命特训班学员和官兵集资修复了西门城楼,1939年JT特训班第二期结业时,JZZ亲临视察,应DAI笠请求为城楼题写了“高瞻远瞩”匾额。为求吉利,DAI笠撰写碑文,将西门改为中正门并题额嵌于门券之上。
由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黔阳古城名人辈出,沈从文在游黔阳时曾发出“在外读书做事的人甚多”的感慨。明代有进士王有为曾官至四川按察使司,因不愿与严嵩父子同流合污,挂冠回家。晚清曾任湖南提督的黄忠浩早年随张之洞镇守武汉,后为镇总兵,统领湖北防军,但因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新军处决于长沙小吴门外。民国时期的危道丰在上海知事任内因查禁上海美专人体写生引发的裸体模特风波闻名全国。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黔阳人,其旧居故址仍在。
古城仍保留明清时期的布局,城内街道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都建成丁字形,但街道宽敞、平直、大气,红砂石修建的褐红色城墙分外鲜艳、显眼,全国少见,特别是中正门城楼门洞的赤褐色巨石由于风化侵蚀,凸凹不平,古朴而又沧桑。时逢国庆节,徜徉在古城大街小巷的游人如织,其间有几个穿着古仕女服的少女也在人群中穿行,非常抢眼,引人侧目。旧屋、老街、美女、彩石,这是古城的一首诗,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艺术家创作的最好素材,大街小巷里艺术家纷纷支起画架将最好的景色留在了画卷上。
昔日古城也商贸发达,史载南正街上商铺林立,青石板、窨子屋、卷棚、马头墙、铜钱漏比比皆是,县衙、祠堂、祖居等古建筑点缀其间,而上、下河街商賈雲集,货物辐辏,会馆、庙堂比邻,是簰工、船夫、渡夫、漁夫、艄公等水手集居之地。不过如今的南正街已经衰落了,那些老屋不是闭门锁户就是悄无声息,有些铺面虽然还在经营,但摆的都是些过时的货品,连老板都在那里打瞌睡。一些守家的老妇人则神情麻木的坐在家门口不知道在看什么,也许是在追忆往昔的繁华吧!而水上交通也早已没落,河边的码头上既无船也无人,只有江水在缓缓的流过。其实繁华已不在老街,这里只是用来回忆,比老街繁华几十倍的新城就在旁边,那里才是古城人的梦想。走出老街,只见頽毁的城墙边有悠闲的市民正围坐在树荫下打着牌,享受着安宁的生活,如今欣逢盛世,无论是五溪蛮还是飞山蛮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兵荒马乱的日子了。
中正门城楼前就是潕江,沿着河堤走到沅、潕两溪的交汇处,只见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渔夫撑着小船、赶着鸬鹚在捕鱼,堤上有人在静静的守着钓杆,河对岸是望不尽的连绵群山,黔阳古城就隐藏在这静谧、安详的湘西武陵源中。如今的五溪也还在群山中流淌着,这里仍然保留着边远、原始、古朴、安逸的痕迹,让人有一种仍然生活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感觉,或者是来到了沈从文的《边城》里。这里的时间似乎总是慢半拍,大街小巷里的居民就这么与世无争、悠悠然的活着,直到老死恐怕也不会觉得紧张和惶恐。
黔城和洪江都是古城,相距不过二、三十公里,同属一个市,同饮一江水,在悠悠的岁月里各领风骚上千年,一个以军事、文化为主,州府、县衙、城防、庙宇蔚为大观;一个商贸发达,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比比皆是。两座不同风格的古城各有各的风韵。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