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第三十一章、三十二章讲的是和孩子相处时要倾听、注意说话的语气。不管是倾听还是说话的语气,都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都说,爱,是要说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基础,脱口而出的“爱”,会变成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我们都是为你好”。在孩子面前,父母天然地处于强势地位。一旦,孩子的做法不如意,处于强势的、高高在上父母下意识地会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的形式取决于父母的喜好:也许是语重心长的说教,也许是谩骂,也许是棍棒。对于孩子的影响,则取决于父母这种表达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面对这样的爱,孩子要么越讲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要么就是委曲求全,一次次地顺从家长的想法。
印象特别深的是当年考试时看过的两个《心理访谈》里的案例。都是亲子关系问题。案例1中的小勇,小时候母亲对其及其严格,打骂是常事。成年后,婚恋问题成了导火索,小勇和母亲矛盾激化,甚至打母亲,母亲因此自杀未遂。案例2中的小明,在父亲的眼中什么都不满意,成绩不好,学什么都不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对待小明非打即骂,然而小明面对父亲的打骂却从来不反抗,这种不反抗不知声让父亲愈加恼怒,变本加厉。两个案例中父母都很爱孩子,然而当孩子不能达到要求时,采取的都是非打即骂的手段,典型的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在我看来,案例2中小明的情况更麻烦。在案例1中,孩子如果叛逆,和家长争吵、不服从、反着来等等,至少有发泄的途径。而像案例2一般,孩子一贯顺从家长种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家长的不满没有任何反抗的“乖孩子”更加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在长时间接受家长的“不满”表达后,不管是说教还是打骂,孩子会下意识地给自己贴上“我不行”的标签,自卑且不自信的人生由此开启。此外,面对父母不满,甚至是有些父母近乎于羞辱的说教、二话不说就上手打的棍棒,孩子难道傻吗,内心真的没有愤怒、生气、绝望等情绪?但是,面对父母,孩子天然是弱小的,你不能要求孩子:你怎么不反抗?他真的是不敢,只有顺从。那么,长期以往这些负性的情绪哪里去了?并不是真的消化掉了,而是潜抑在内心深处。一次一次,这个结郁结于心,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防御这些负性的情绪:顺从、回避、强迫、遗忘等等。但他始终没有释怀,即使成年后,在他内心深处始终住着那个害怕、愤怒然而却无法说出口的小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中各种压力、应激越来越多,然而孩子依然习惯性地用顺从来应对合理或不合理的应激,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忘记自我。可是,终有一天,他会承受不了的,以往的各种防御方式都不奏效了,被忘记的自我想要找寻到自己的位置,可是因为长时间的顺从,自我已经无法安放。于是,孩子自我世界崩塌了:生活是令人绝望的,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你,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