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她,是琴。
因为有钢的琴,跟随了她千年的名字“琴”之前被加了个字“古”,她的名字就是“古琴”了。她还有很多别致的名字:七弦琴, 绿绮,丝桐,玉徽,瑶琴,素琴。
记得多年以前,一直想学古琴,可是遍寻几个琴行,没有,都指着古筝,跟我说,学琴,有啊,就这个,典型的琴筝不分。万般无奈之下,学了钢琴,惦念在心的还是古琴。兜兜转转数年之后,遇见古琴,就沦陷在古琴的世界里,至今,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分离。
古琴,首先她是件乐器,一个物件。爱恋一个物件同爱上一个人一样,必千方百计的了解她的一切,不了解不足以爱似的。其实,无论弹不弹琴,听个琴曲总是好的,养了神,静了心,顺便了解下千年的古琴,何乐而不为呢。
一.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琴与爱琴者相依相慰,度过了漫长的烽火岁月,历经着分别悲痛,欢喜相知,死亡和离别。至今,依然被很多人,特别是读书人所珍惜和钟爱。
据说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琴就是一件广为流传、且为人喜爱的弹弦乐器。《诗经》中就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句子,据说当时的琴和瑟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故《诗经》中又有“琴瑟友之”、“如鼓琴瑟”之类的诗句。据说,瑟有五十弦之多,李商隐有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自然是中国古代弦数最多的乐器了。可惜的是,瑟已经失传,听说某些地方还原了瑟,没见过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琴的来源,史籍上无有确切的记载,故说法不一。一说“神农作琴;一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还有一说是“昔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后有“周加五弦”,“是为七弦”。……以上诸多传说与记载,想必是后人爱琴至深而牵强附会的故事吧。虽是故事,却可见古琴的历史之悠远。
在春秋时代,琴已发展成可用于独奏的乐器,并产生了许多演奏水平很高的琴家,和动人传世的作品。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中,都有精于古琴的琴家,大多以“师”为氏,如师旷,师襄,师文等。孔子喜爱弹琴,曾学琴与师襄。
从目前的记载以及出土文物来看,古琴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过去最初的琴是这个样子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战国曾候乙墓出土的十弦琴,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七弦琴多被认为是最早的古琴。(如下图资料所示)
但这些出土的古琴与现在并不完全相同,她的琴体为半箱式,弦数不定,琴上无“徽”。所以许多学者对其作为古琴的前身产生质疑。如果古琴的形制在汉代以前并未定型,那么南京西善桥出土的南朝齐,梁陵墓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下图),则证明古琴的形制到了魏晋时期已经和今天极为相似了。
至唐代与如今的琴一般无二。唐肃宗至德元年,唐代传世古琴中最为完好的一件是“大圣遗音”琴(如下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琴,沉寂一段时间。2003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古琴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迎来了新的契机。
接二连三的,各城市古琴馆雨后春笋般的开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古琴。随着古风电视剧的拍摄,古琴作为了道具,出现在各种剧集里,美了意境,美了男女主人公,然古琴不被正确的对待,屡屡出现贻笑大方的场景,简直令人不忍直视,欲哭无泪呀……
二.
学习知识总是有那么点枯燥严肃,不如看剧,戏说一下古琴在各种剧里是个啥样子~
No.1
《神雕侠侣》,仙女一样的姑姑,网络上太流行的一张图,又仙又美,可是琴头和琴尾反了,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今儿写文搜图,发现一张同样的图,膝上的琴被P得正确摆放了,良苦用心哪。
No.2
热剧《甄嬛传》,火遍大江南北,多个场景的古琴,琴头和琴尾是反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No.3
《锦绣未央》,这位坐在了琴的中间,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紧闭双目,双手弹琴如弹筝。
古琴怎么会有四手联弹?
No.4
《花千骨》,意境美哉美哉。师徒情深,可不待这么教琴的。
No.5
《孤芳不自赏》,《醉玲珑》,诗诗和Baby美则美矣。诗诗坐中间了,左顾右盼,眼神流离,Baby双手柔弱无力的,琴弦松,手松,怎么弹琴?(大段的古琴弹奏,可不可以找个专业琴人替身下。)
No.6
《琅琊榜》,宫羽姑娘坐的位置还算对,琴头方向的琴轸不应放在桌上。
以上的图,请看人,不看琴哦~~
以下的美图,还有此文开篇林黛玉那张图,琴摆放的对,人坐的也对。劳烦收藏,做手机屏保吧。
三.
忘记错误的,记得正确的。
所以,琴在电视剧里,不当和错误如下:
1.琴头琴尾摆放反了。
(应琴头在右,琴尾在左。)
2.琴者端坐正中央。(琴者应端坐在四五徽之间,实际位置靠右。)
3.古琴没有四手联弹
4.表情过于丰富。
5.弹的古琴,背景音乐是古筝或者其他乐器。
6.琴轸直接放在琴桌上。(琴轸不可放在琴桌上。
古琴是这个样子的:
真人演示:
端庄自然,静气宁神,指法刚柔并济。
(古琴演奏家,琴歌演唱家乔珊老师)
四.
我们现代人常说的“琴棋书画”,古人非常重视,认为可以修身养性的,且琴是文人雅士四事之首,因而琴成了是否有涵养的佐证和个体生命的精神寄托。
古人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以平其心,以畅其志”。君子座之,必左琴右书。诗词歌赋里很多关于“琴”的佳作名篇,所以现当今来弘扬传统文化,也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正确的认识和传承古琴文化。
琴,虽古时把她当做法器,但从来不是高处不胜寒的,需要你有缘,有心认识她,学习懂得她,你敬她一分,她必十分还你。她就在那里,风雅了千年,你见或不见,念或不念,她不声不响,不悲不喜。
但现实的种种也不时的映入眼帘,触动着我这颗世俗的凡心,好似听见,琴说,你看,既然我让你这么美,为何不好好学习,认真待我?
那个谁说,拍个剧,整个流量,有了票房,何必那么计较认真,又不是人人弹琴,人人看得懂某个场景。
其实,认真这事儿,是对自己的,不是对别人的。很多细节本来容易解决,看一本书便明白,度娘一下也好嘛。只是肯不肯的问题,一颗心而已。
其实,琴大概最想说的是,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你若懂我,我必与你心心相应。
你可知,世间万事一个理,认真,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