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说:“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分秒是人为设计的时间单位,它像一个墨守成规的木纳男子,远不如大自然来的浪漫。
每一次云卷云舒的悸动,每一回脉搏涌动的喷张,每一寸横亘肌肤的皱纹,每一缕朝晨暮楚的霞光,似乎都在提醒着我们时光不止,生命易逝。
时间为幌,生命唯真
时间就是生命,可生命自从被人类设计的“时间”替代后,我们的命似乎就这样被分秒必争的时间拼走了。
人们浅以为每一天都是时间拼凑起来的,其实拼起来的是命。
达尔文说:“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我总在想:为什么明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可我却依然做不到珍惜时间呢?如果它们真的可以彼此互表,那么把所有带有“时间”的词全部换成“生命”,会不会是一种提醒?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一词之差的区别。
手机互联网助推娱乐时代的来临,各个公司的目标是做出足够吸人眼球的软件或内容,让大家把更多的时间耗在自己的产品里。
当我们发觉自己把大部分时间耗在娱乐上时,顶多是怀有一定的罪恶感。但是,当你将时间换成生命,再回看这句话:“我们把大部分的生命耗在娱乐软件中”,会不会发觉到隐藏在罪恶感后面深深的恐惧感。
《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认为恐惧感和罪恶感是人类自控的两大助手。倘若以后再有用到“时间”的地方,大家不妨可以替换一下,也许就能提醒我们珍惜生命。
娱乐业不断地推陈出新让不少人沉沦其中。如此看来,似乎娱乐业是让人虚度光阴的罪魁祸首,而真相却是它们当了人类的替罪羊。
每个行业都有存在的必要,娱乐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人有渴望及时行乐的本能,适当的娱乐会使人对生活满含热情,缓解压力。
过度的娱乐则会令人们的生命产生非理性分配,他们在娱乐这件事上消耗了大量的生命,以致分配到“社会”,“家庭”,“成长“中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假如人能活到80岁,大约有70万个小时,而这70万个小时就是我们手中唯一可以分配的筹码。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开始,你会如何分配呢?
不负今日,不负此生
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
事实上,厌倦比焦虑更加可怕。平淡的生活,让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闲暇的生命。
鲁迅在北京时,他的书房里挂着屈原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看见太阳落山了,我心里怎么还不焦急呢?下联是“恐鹈鸥之先鸣”,意思是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了。
鲁迅希望借这幅对联提醒自己珍惜生命,不然生命转瞬即逝。
与鲁迅同样珍惜生命的还有查理·芒格,他是股神巴菲特亦师亦友的合伙人。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有名的书痴。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只有读书才觉得不浪费生命。
没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查理·芒格的合伙人之一李录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查理·芒格喜欢与人早餐约会,时间通常是七点半。李录第一次与查理吃早餐时,准时赶到,结果发现查理已经坐在那里把当天的报纸都看完了。李录觉得让德高望重的老人等自己心里过意不去,下决心下次早点来。
第二次约会,第三次约会,李录提前一刻钟甚至半小时到,看到查理仍旧在看着报纸。
直到第四次,李录狠狠心提前一个小时到,这次查理没在,他满意地坐下等查理,一刻钟后,查理悠悠走进来了。他一如往常地头也不抬的坐下,然后旁若无人的读起报纸来,直到七点半才吃饭聊天。
李录说:“他在任何时间都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有一次他没有赶上飞机,他并没有着急,而是抽出随身携带的书籍坐下来阅读,静等下一班飞机。”
鲁迅借屈原的对联鞭策自己,在无数疲累的时刻依旧提笔耕耘,为世界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查理·芒格借阅读填补时间的缝隙,读书让他燃尽生命每一刻的余辉,获得远超常人的视角和智慧。
他们因不负今日而不负此生。
拼命之人,惜时如命
毕淑敏在全球旅行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就是一位真正懂得”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的人。
弗兰克尔的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在80岁时居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促使他对生命如此热忱的是他曾经真的拼过命,因此他比别人更加惜命。
弗兰克尔生活在纳粹时期,纳粹分子格外愤恨犹太人。因此,他们全家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并在那里经历了平常人无法体会的折磨。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在回忆不堪回首的集中营生活时说:“在那里被关押的人只是一个编号,人们没有时间考虑伦理问题,每个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活下去。”
他们晚上挤在木板上,九人合用两条毯子,头枕着布满泥浆的鞋子入睡。
即使经常被噩梦缠绕,但他们仍不愿醒来,因为现实的残酷远比梦境可怕。
在那里的每时每刻都面临死亡威胁,即便洗澡的时候,也要紧张的观看喷头,当发现喷出的是真的水而不是毒气时才敢放松下来。
他曾目睹一个年轻女子的死亡,她告诉弗兰克尔:“我感谢命运给了我这么沉重的打击,以前的生命让我糟蹋了,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精神完美的事。”
看完《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后,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如果自己处于那样境遇,我会如何思考生命的意义?如何在丧失自由与希望的日子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这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当自由成为奢侈品时,生存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命题。
直到现在自由都是奢侈品,因为我们的“生命”被太多软件束缚,被太多的娱乐绑架。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有的人拼了命地把时间放在成长上,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他们希望自身所遭受的苦难对得起付出的生命。
有的人拼了命地把时间耗在娱乐里,一刷半宿,尽享浮华,他们幻想为己所获得的荣誉骗得过空虚的心灵。
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分秒,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宇宙微尘。
看清真相的人会努力地找寻生命的意义,珍惜每一个瞬间,在不经意间就赶到了众人的前面。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