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中国还在实行独生子女孩制度。也就是父母双方都是双职工的话,只能生一个孩子。 所以我的同学,如果有亲姐妹或者什么的,八成是妈妈逃往农村偷偷生下来的。为什么没有男孩子呢,因为生出了男孩子,大家就不会继续再生了。在我出生以及成长的那几年期间,我们这一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像我们的祖辈或者父辈,我们更多或者更早的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也有更多的人走出去或者说走进来。在这个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人们的经济状况好了很多,至少我的周围不再有人出现说吃不饱或者穿不暖的状况。随着经济基础的好转,用马克思理论来说,正是因为温饱不再是问题,人们才对于上层建筑层面的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他们不再像我父母那样子更多的随波逐流,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分析和反思的能力。我同龄人开始更多的出国旅游,交友,很多还嫁给了老外,生了一个混血儿。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有越来越多的老外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来中国工作和生活。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外来文化的启蒙和接触来自于我妈,或者说我妈妈是最早直接或者间接向我引入和引导我接触外来文化的人。我们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阶层,可能相对于别人来说较好的就是父母都是在他们口中所谓的“大厂“工作,我们住在一个大型化工企业的福利分房,不愁吃穿。附近的孩子和我同年的玩伴都是从开裆裤时期起就认识的小伙伴。我们那里 孩子的童年我自认为比现在小孩子要幸福,我经常羡慕我的学生们富裕的生活环境,他们父母的“钞”能力,我也屡屡提出让他们父母收养我的玩笑提议。但是每当我和他们提及我的童年生活,比如说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铁路边偷蚕豆,挖红薯吃,或者互相在家里偷吃鸡蛋。做各种各样的鸡蛋类产品。要么去树下挖个毛辣子(毛毛虫的幼虫)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迷之神往的表情。可见每个年代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幸福和不幸。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就很“崇洋媚外“,我妈妈特别喜欢给我买一些外贸玩具,因为那些玩具要么价格便宜,要么造型新颖,很是与众不同。我特别羡慕当时同楼楼上住户的一个孩子由某某,因为由某某的外婆或者奶奶要么爸爸经常会送给她各种新奇的玩具或者用具。很多都是我从没在附近商场里面见过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我去她家,她外婆送了她一双狗头拖鞋。暖和可爱,而我们普通人的拖鞋就只是拖鞋而已,并不具备玩具和美化的功能。据我妈妈说,他们家的家庭比我们加好很多。他们家里还有一套钢琴,虽然我印象中她好像没有学过几天钢琴,但是那是西洋乐器,而且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妈家里负担不起一架钢琴,所以我妈妈给我学了小提琴代替,但是因为我不喜欢,所以没学多久就放弃了。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或者农民,而她家的外公外婆好像条件很好,很有钱。他的爸爸在外面给领带开车,用我父母那辈人的话来说叫:“跟着领导,见多识广。”所以由某某家经常有老一辈人的补贴用来养孩子。而我们家里,是我的父母经常需要孝敬老师。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所以在我心里,我也开始慢 慢的“崇洋媚外”,可见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影响多么的深刻,或者说幼儿时期的经历会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机器重要的角色,这并不是说父亲的角色不重要。而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组成中,很多时候母亲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子女,辅佐丈夫。在中国,生育和养育的陈本是相当大的。我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她经常主动申请上晚班就是因为她白天可以有时间陪我玩耍,而我相对来说很幸运的时我家里有外婆带我。很多我的同事或者我的这些学校的学生们,终年是很少,甚至见不到父亲的。或者由于人们对父亲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义和认真,诸如“父爱如山”“深重入海”之类的,也或者父亲相对于母亲更加克制,补偿表达自己。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母亲的影响更广,更多,更大些。
因为我有一个相当“西化”的母亲,和一些“时尚”的小伙伴,而且我也是不是能接触到这些外贸的东西。当然了,我后来也确实发现了这些玩具或者生活用品相对于国产货来说,有时候价格贵点,但是更加耐用和稀有,所以也就更增加了我对于“外来”东西的友好和接受程度。我记得刚刚进入这类学校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文具用具都有进口的。甚至我工作过的N学校,非常的财大气粗,审美高。连学校的设计稿都是进口的。过了大约五六年,采购们就开始用类似的淘宝货品替代。老外们就开始抱怨说,中国产的就是便宜没好货。其实那些进口货品,百分之九十的质量好的也是进口产的。关于我小时候的相对的“富裕生活”,就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事们谈过。他们说那你可真够幸运的,我的一些同事们来自于相对不怎么发达的城市和中国的农村,他们的父母当时还疲于奔命,忙于生存。偶尔闲下来的时间便是打麻将,所以他们并不能像我一样这么早的接触到这些“不一样的异物”或者异国文化。再加上我的母亲很是心灵手巧,当时她还会用高价卖一些时尚杂志,那上面的小孩子穿的一些新颖的毛衣,那些款式和样子自然是我们这种城市的商场买不到的,所以为了把她女儿也就是我,打扮的更加“洋气”,我妈开始给我按照国外的各种服装款式自制毛衣,在她勤劳和灵巧的双手下,我确实也每天背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像一个洋娃娃。幼儿园的老师们,每天喜欢把我抱在他们的大腿上,研究我的发型和服饰。坦白来说,一开始这给了我虚荣心以极大的满足,但是时间一长,我就开始讨厌他们,我其实并不那么喜欢他们,我更愿意去挖泥巴一个人玩毛毛虫之类的。除了这些东西外,我目前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特别请了一门家教来教授我“外语”,也就是英语。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语言,绝对不能脱离环境和文化而取得进步。或者说,脱离了那两者,你的语言就学习的不”地道“。就像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意思。当然了,如果你能精通两门语言,可以自由切换,那么你的文学造诣肯定很高,毕竟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互通的,而语言和文学也属于艺术的一种形式。
我的这种幸福生活持续到我的初中时期,因为我父母的工作和家庭的一些变动,妈妈丢了所谓的“铁饭碗”,当时中国开始了内退的浪潮。很多外企或者合资企业倒闭或者撤出中国的市场。我们家也开始出现经济拮据的问题。父母尤其是我的父亲是个老实人,他认为一起经商行为都是“投机倒把”,所以导致了他们并没有赶上一些股票或者经商的红利。有段时间我记得青春期正是爱美的时候,我妈妈有大约三年没有给我买过一件新衣服。后来为了缓解家里经济压力,那个时候下岗的妈妈就去了家里附近的服装城打工。从那以后,我妈又开始接触外贸,并且教会了辨识外贸货的真假和优劣。我记得那段时间,我学会了许多新的品牌,和服装的英文用语。很多衣服的裁剪和质地,都是我从未见过的。这越发引起我对设计出这些东西的,或者说有这些想法的国家和他们的人民的好奇。这些童年或者少年的经历,或多或少促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