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去苏州参加禅修活动,从诚品书店带回来一本蒋勋的书——《品味四讲》,从那之后,睡前读蒋勋,就成了一个习惯。里面的文字很慢,很像爬山的时候看到一个亭子,就想进去,进去了,就想坐下来休息,整理整理自己,抬头看看四周的风景。最近翻到其中一篇文章《把“房子”变成“家”》,里面说道:
我就发现朋友大概可以分成两类:有一类的朋友他不喜欢你到他家裡去,如果有事情要办,他总是说:「我们要不要到附近的哪一间咖啡店碰面?」甚至有时候会说:「我们在哪一个超商的门口谈谈事情,然后你把东西交给我,我把东西交给你就好了。」我会觉得很纳闷,我想:「这个人不就住在附近吗?他為什麼不邀请我到他家裡坐坐,喝一杯咖啡,然后再谈事情。」这是一类的朋友,就是你永远对他住的环境不瞭解、不清楚,你也觉得他不太希望别人去他的家,好像他寧可在外面活动。所以都市裡才会出现很多咖啡厅、小茶店,让人可以应酬或交际。
可是事实上有另一类朋友,你会觉得刚认识没多久,他就希望你到他家去,他会很得意地告诉你这个家是怎麼怎麼佈置;不管这个房子是他自己买的、或者正在交贷款、或者租来的,可是你感觉他住在这裡不管一年或两年,至少他要把这个家处理到自己喜欢的状态。他会告诉你他从哪裡选到的床单、在哪裡买的书架,书在书架上如何归类,然后他的音响放在哪裡,餐厅是怎样佈置的,在哪买的餐具。
当然是“另一类朋友”带给人的感觉更亲近、更舒适了,不过现实中我好像更像是“有一类的朋友”。
在合肥工作多年,一直都是租房,随着工作地点的变迁,不断换住的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保持过得去的节奏就行,很少主动整理自己活动的空间,只有在急需某件东西时,翻箱倒柜地找,才发现柜已蒙尘、纸已泛黄,面对灰灰的手掌,不得发出一声长叹——该收拾收拾啦……。
今年6月份,因为掌控每一天的活动,认识了芳姐,当时我抱怨说自己家里好乱,不知道该怎么收纳,问她有没有好的收纳箱推荐,她说“重点不在收纳箱,你可以看看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看完之后,我写了一篇总结——《家里如何才能空无一物、自在舒适呢?》,同时启动了“每周整理计划” ,每周至少清理出一件物品。终于在本周,我发现没有什么可以扔的了,环顾四周,触目所及,皆是我喜欢的东西,也是我能用到的东西,它们为我的生活贡献些点点星光,让住在其中的我有了一种家的温暖,觉得可以请朋友们来看看了。
怎么把房子变成家呢?做好以下三步就可以了。
一、断舍离,只留下真实需要的
5个月的断舍离,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很多东西只是你觉得会用上,其实你根本就没用过。 有些衣服其实永远不会再穿了,有些书永远不会再看了,有些吃的早已过期,我还发现,竟然留了那么多袋子,只是因为当时想着以后可以装东西。
所以这五个月,真的扔了很多东西,一开始会有不舍,遇到别人送的礼物,或者曾经有过美好记忆的物品,那种不舍得的感觉尤其强烈,后来我学会了从物品的角度思考,每件物品都是身负使命的,如果它从未执行过它的使命,它该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怨恨,就像清冷宫廷里的王昭君,那份寂寞是如此难熬,所以最后不惜远嫁塞外,也要逃离。
因此如果真的珍惜一件物品,就应该让它物尽其用,如果你做不到,就为它找一个能做到的主人,这才是真正的珍惜。至于那些美好的记忆,用文字写下来是更恒久、更环保的保存方式。
二、制定物品使用规则,让它给你提供最好的服务
经过断舍离的过滤,所有留下来的物品都是你用得上的,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制定规则,让它们给你提供最好的服务。以衣服为例,以前我会一件衣服穿好几天,觉得脏了才会洗,冬天尤胜,后来我才知道,每天都应该换一下。不仅仅是因为社交礼仪,也因为这是对衣服的尊重,辛苦一天,它需要回到蜷缩的状态下修复自己,恢复材质的弹性。其它物品也是如此。
三、活在其中,房子就变成了家
年初有订两个目标:完成服装搭配系统的实践总结;找到2件心仪的服饰。7月份,因为看了《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我把这两个目标改成了 完成物品搭配系统的实践总结;选出两件心仪的物品。
什么样的物品才令人心仪呢?在我理解中,我觉得它应该这个家中陪我最久、带给我最温暖感受的东西,有了它们,我才会强烈地觉得这不仅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家。
最后我选出来的台灯和足浴机,一段时间以来,我经常是这样结束一天的,泡着脚、在台灯下安静地看一些很慢的文字,然后上床睡觉。
相关
Panda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