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小别离》,感触比较多,所以写下了这么一篇关于亲子关系破裂的文字。
你们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
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
而诞生的孩子
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
但却非因你而来
因为他们的灵魂
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
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有一种爱叫做为你好
很多父母喜欢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子女身上,替他们做一个又一个决定,并称之为“为你好”。
可是他们忘了,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儿女都一样,一样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
这种强加的爱只能让彼此越走越远,最终陌路。
其实我们互相深爱
感情一旦出现裂痕,很多父母都喜欢将其归因于孩子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他们的爱。所以你可以经常看到一群父母聚在一起埋怨自己的孩子多么不懂事,却很少能看见她们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和孩子产生裂痕。
太过于强调自己的爱,却容易忽视来自子女的另一种爱。
从小到大我的很多事情都是由爸妈决定的,这种无缝隙的爱总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们经常会有争端,而我比较习惯使用冷战的方式去对待一次又一次的意见不合。所以我妈遇着人就喜欢唠叨自己养了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在她眼里我每一次的无声的反抗都是源于不爱。可是她不知道,我也曾无数次感动于那盏每晚为我而留的的灯,也曾无数次心疼她们渐渐生出的白发,也曾无数次告诉自己要对他们好。其实我们明明互相深爱着对方。
爱,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对子女如此,子女对父母也是如此。
大概是因为以前自己的生活被操控得太多,所以我经常会想会不会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被决定了,以后找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然后再怎么把那些话语一字不落地说给我自己的小孩听。因为太害怕过这种生活,太害怕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就更想挣脱那些看不见却又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疼痛的束缚。
“你还小,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是最好的。”
短短的一句话,带着不可抗的威严。
短短的一句话,替代了无数个决定。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爱 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有的时候看见身边的同学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往家里打,我就在想,要是自己突然打个电话回家,爸妈会不会被吓到。事实也是如此,偶尔想要听听他们声音的时候,拨通了号码,即使相隔千里都能嗅到电话两端空气中的尴尬。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变得无话可说,变得小心翼翼。
明明我们深深爱着彼此。
是不是因为其实我们都不懂如何去爱?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
如果我注定要飞走,希望是你主动松开手
一次又一次的争吵,耗完了所有的苦口婆心,有人渐渐白了头发,再也没有力气继续争执,于是无奈地摇着头,有人如愿地朝自己想要的方向飞去,没了束缚却怎么都不自在。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如果我们真的属于你们无法到达的明天,如果有一天我们注定要飞走,多希望那是你主动松开的手,多希望你不会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