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胁。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初步统计,每年约有1000万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高血压病人的血管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由于血管弹性极差,如果受到不利因素的刺激,血压会瞬间升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作为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生活中的这些“危险时刻”,防止意外发生。
1、当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
血压水平受情绪影响很大。高血压患者如果过于悲伤、高兴、兴奋、愤怒,血压可能会突然升高,从而导致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调整情绪。当遇到意外事故时,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稳定情绪。
2、烟酒过量
心情好的时候喝两小杯,抽烟也很常见,但高血压患者不能这么放任。
吸烟和饮酒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跳加快和高血压,这很容易引发事故,非常危险。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戒烟戒酒,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3、洗澡时
高血压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这些人体质相对较弱,体温调节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些人应避免洗冷水澡,否则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而造成不良后果。
另外,高血压患者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饭后、出汗后、饮酒后,不应立即洗澡,以免发生意外。
4、当气温骤降时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要注意腹部、头部和颈部的保暖。
气温下降时,如果受到寒冷的刺激,会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收缩和血压升高,这也是高血压患者冬季容易发生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5、上午6点-上午9点
睡觉时,神经活动减弱,心率也减慢。此时人体新陈代谢缓慢,血压也较低。早上醒来后,神经会逐渐兴奋起来,血压也开始升高。由于体位的变化,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避免过度活动。他们可以在床上适当移动上肢、头部和颈部,以避免血压大幅波动。
6、用力排便时
人体在用力排便时,由于腹压升高,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便秘时屏气排便,更容易引起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如果血栓堵塞重要器官,会引起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意外,严重影响健康。
高血压患者除了积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外,还应预防上述危险情况的发生,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引发事故,危害健康。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我们应该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咸的食物,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情。只有血压得到控制和稳定,我们才能防止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