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写过一个短篇,名叫《爱情故事》:
男孩和女孩从五岁就在一起,因为过于熟悉而终于彼此厌倦。决定分手之际,男孩回顾往事,说起自己第一次陪女孩堕胎的时候,是多么的“丧魂落魄”……
而女孩则淡淡地说:“你最丧魂落魄的时候不是那时,是现在。”
日日夜夜累积起来的“熟悉”,抽空了生活中的激情,让平淡变成了致命的毒药。
实际上在《爱情故事》中,余华的笔触虽然冷静,但却并不平淡。
彻底用平淡的笔触写平淡的人生的、却同样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伊藤高见的这本《扔在八月的路上》。
小说的主人公敦是一个自动售货机的送货员,在无聊的送货途中与同事闲聊,引出他和前妻的婚姻经历。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结构,也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其平淡的语调和几乎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真心还不如一部当下那些时髦网文的梗概介绍。
敦和他的前妻知惠子相识于大学,而两个人从相爱那天起,就从没逃离过烦心琐事的纠缠:争吵、生气、互相的厌倦,最后是顺理成章的离婚。
阅读这篇小说的感觉就像倚在家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和一位三十来岁的主妇聊天。她说起某个人不幸的婚姻,你只是同情而又隔阂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叹一口气,说道:“这就是人生吧!”
小说里的故事每天每夜都在上演,那些口角、怄气、吼叫、失眠,甚至结婚、离婚、外遇,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扇闪烁着灯光的窗口里看到。
以至于当我读到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所创作的《八月》时,会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平淡:就是这样?仅此而已?
细思极恐的是,《八月》的这份平淡并不是来源于作者的讲述,而是源于故事本身。
敦和知惠子从相恋、到结婚、到离婚,实在太过于波澜不惊:“爱”这个核心要素几乎不存在,贯穿始终的是“厌倦”。
比如,二人刚刚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做一种游戏:为不同的事物排名次。但之所以这样排、而不是那样排,这其中“没有任何理由”,或者只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标准”。
作者仿佛随手写来的这个情节,却让看的人莫名惊悚。
这是互动吗?还是一种沟通和交流?或者干脆就是两个无聊的人在一起打发无聊到死的时光?
没有多少爱的婚姻,在漫长得无边无际的时间里头,就这样变得淡而无味。而除了时间,还有别的要素也在扼杀夫妻生活中每一点“兴风作浪”的可能,最终加深了这份平淡。
《八月》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两个人明明只是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常话,但每句话在空中打了个转就变了味,让对方觉得刺耳和不可理喻。
有一次,敦故意去超市购买昂贵的鳗鱼,想给喜爱鳗鱼的知惠子一个惊喜。然而,当他回到家里,知惠子却并不领情,宁愿擦地板也不愿马上吃鳗鱼,这让敦感到很恼火。
原本以为鳗鱼可以像一块石头投进死水般的婚姻,没想到一个水泡都没打出来。
接着,敦一个人吃着鳗鱼,没话找话地说起梅干和鳗鱼的话题。但知惠子只是毫不在意地抛过来一句“梅干也不便宜”。这又一次让敦感到恼火。
duang!conversation is over.
敦怒气冲冲地一个人起身回房。第二天早上发现,那条鳗鱼知惠子根本碰也没碰。
残存的温情、起死回生的幻想,刹那间破灭。
没有了语言和观念上的共性,每一次对话都换来抱怨、误解和猜忌。对于这样的家庭生活而言,平淡到近乎冷淡才是更安全的做法。
难怪书中人物会发出感叹:相伴到老的夫妻只是“习惯了互相厌恶的日子罢了”。
那或许你要问了,这样淡的叙述,这样淡的故事,有什么看头?
照理说,在这样的“平淡”中要创造出所谓的文学效果和作品感染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日本小说却用另一种方式弥补了这一“缺陷”,那就是“奇诡的瞬间想象”。
奇特得甚至有一丝诡异的联想,忽然迸发在字里行间,让你会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然后感到这平淡之中的非凡。
因为和知惠子格格不入的家庭生活,敦仿佛是水到渠成般陷入一段“婚外恋”。但这其中“恋”的成分是很少的,“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是真的喜欢她,抑或只是在逃避知惠子。”
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敦和他的美发师情人发生了关系。这个美发师嘴角上长了疱疹,并且也传染给了敦。令人感到奇异的是,“疱疹”这个与性爱完全不搭调的意象竟然成为反复被强调的主体,风头俨然盖过了主角。书中如此描写二人某次的结合:
这一次,美发师用自己的嘴唇弄破了敦的疱疹。如同蜂蜜般粘稠的东西,顺着下巴滴落下来,在床单上四散飞舞,于是诞生出更多的疱疹。最终,整个房间都成了一只巨大的水泡。两人都沉浸在这粘粘的蜜汁里,扭动着身躯尽情畅游。敦带着这样的幻想占有了她。忧郁和爱恋的心情,背靠着背合为了一体。
喔,口味好重!
破裂的疱疹、粘稠的汁液、巨大的水泡,这些近乎“变态”的形象唤起读者近乎“恶心”的阅读感受。
这是什么?是绝望到了深渊,是纠结到了窒息,是濒死的人发出的“临终幻想”。
前后行文间的平淡一下子被打破,关于生活和人性的真实以前所未有的狰狞面目出现。
但,这并不是全部。
小说最后提到了将棋中的一种“烟灭战术”:己方为了逼死对方的王棋,让自己的棋子一个个被吃掉。但是否能在最后一刻逼死对方,其实是个未知数。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说:
我这个人就和那玩法一模一样,总是丢了这个又丢了那个,然后继续做着最后能赢的白日梦往前冲。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
如果不做着能赢的美梦,又怎么度过一败涂地的日子?
如果不抱着必死的觉悟,又怎么愿意一天天活下去?
或许,当理想、热情、追求、和睦的家庭、充满激情的恋爱通通都丢在路上之后,还是有些什么东西留了下来。
那么你呢?又把什么丢在了八月的路上?
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卷里故事”:
独家书评+旅行故事,与你共享万卷书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