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学习笔记:
1,
大信念,才有那么大工夫。
评论:
愿力也好,原力也罢,第一性原理就是要回到最初为什么要出发的意义。
人都有灵性,出灵性,不要出幻觉。
追求取悦于人,是衰败之兆。
一切从自己出发,才可以持续。
2,
高月楼点拨弟子唱腔说:世间杂音也有上好腔调。比如落伍大雁的孤鸣,比如走失孩童的泣音。
上好腔调,因为没了目的,不是作为,所以情真。
评论:
情绪失控,生理反应大,以为狂热才是艺术,实则感受肤浅,心胸狭隘。
任何手艺,都是积累神经反应的经验,培养手感、体感、涉及到气血。
气血不到,技术粗糙。气血不调,妄谈技法。
天下武功,唯真不破。
3,
中国老艺人教徒弟,书法、武术、古琴、石匠等,都是一管管一生,从小给孩子调气血,不过让他过早出成绩。
这点成绩拿后半生成就换,不值得。
评论:
师父要把徒弟闷住,小火炖汤一样,避免过早出新。
一旦任己,去搞“我师我心,我求我意”,得到的往往不是自由,而是局限,盆景植物般早早定型,长不大了。
为什么日本棋手六十岁还可以拿头衔,而中国的围棋国手三十岁已然要退出一线,00后统治世界围棋有意义吗?
水到渠成,水涨船高,水落石出。
4,
吝技不是吝啬。
好东西,说给外人,糟蹋了。
对于艺人来说,“吝技”是美德,公之于众,是件特别可怕的事,因为大众会糟蹋它。
评论:
真传的话都简单无趣,下了功夫,才有趣。
曲解的话有趣有理,因为核心不真,要掩饰装修。
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5,
避免人前显贵,野兽养崽般躲起来,好功夫都是独处得来的。
评论: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暗地受罪。
6,
三分练,七分靠养。
王道无近功,大器必晚成。
评论:
老做派的师徒关系,是最直率的人际,没有客气的,瞅着不对就骂,徒弟犯浑,师父拿着烟袋抽。
不过,打有其道理,打一下是给个肌肉刺激,更新原有的生理习惯,学艺会快。
吸取,不是学,是激发。
这世上没有老师带学生,只有师傅带徒弟。
要想学得会,先和师傅睡。这句话很恶很俗,但说明了一个道理:学得会,学的是日常。
7,
感激和喜欢没了,便坏了人间。
评论:
师父更多时候不是不教,而是看你是不是真练。
现在流传的许多方法论都不是方法论,而是高手特征。
将高手的特征总结一下,作为学习原则,谁练谁伤身。
产品的优点不是制作方法,学习亦然。
中国的案例教学,成功学,方法教程之类,为祸最烈。
8,
一见面便求学,最是俗套。
评论:
知道是学不来的,拜望前辈,是领略前辈风采,得点人生感概。
老派的教法是,徒弟先下功,师父后告诉你要点。
你长进快,先悟到了,师父也不说了,容你再长进,等着告诉你下一个要点。
光知道一个方法好,不知道要经过前期训练。
拿高级的东西当入门的练,怎么可能有效果?
让马晓春国手教你围棋入门,那不是疯了吗?
9,
好师父都是好徒弟的殉葬品。
评论:
徒弟理解了,师父高兴,看他真做到了,高兴的下面有一份异样。
徒弟出了功夫,觉得自己对了,看一眼师父,师父回一眼,心情都复杂。
曹薰铉被徒弟李昌镐打到无冠境地时,我猜悲伤一定大于喜悦吧。
10,
鸟飞翔,控制自如,人很难自控。
任何技艺,都是练支配自己。
评论:
好多人拜师,是追随偶像,对自己其实没有成就的要求。
赢人容易,服人难。
一次输赢,连祖师爷都否定了。
假学问害人,真东西也害人。
初学艺阶段,许多要领不能让徒预先知道,等他练到了再点拨,杂志书籍公布了,便骚扰了师父的育人大计。
最后的真言:
老话说: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妄劳神。
后面还要加上一句:功夫不到瞎折腾。
评论:
学出来是假的,练出来的才是真的。
学拳讲究悟性,不用给整套理论,给个话头,一句话就悟进去了,什么都能明白。
禅宗有句话叫“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佛经有百万卷,但其中的意思六祖慧能一句话就表达清楚了,这句话叫口诀。
猫全神贯注地盯着老鼠洞,达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洞,猫就扑上去。
此时猫不会想着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动,身体就飞了出去。这便是化劲。
猫捕鼠时是便是忘我的,把自己和老鼠融为一体,无念无想。
画家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也是化劲,有了意念,不必斤斤计较一笔一画怎么搭。
回想2008年某个春日暖阳的下午,喝茶读书之时,突然觉得自己对于烟草开发产品的种种法门“我会了”,这个感觉很美好。
这就是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