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买来应该快有一年了,但在做完才退去书封面的塑料封皮。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有兴趣。做完看了两章,对于为什么要有学校?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有了做完一直萦绕在脑袋里的点滴。
第一章:教育作为生活的必须。
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生命体通过更新来保持自身。只要生命体持续下去,他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利益而运用周围的各种能量。生命是一个通过作用于环境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任何经验,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而得以延续,这是一个毫不夸张的事实。教育,在其最广义的层面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性延续的手段。
学校是一种重要的传递方式,但它只是传递方式之一,也只是比较表层的方式。只有领会到更为根本和长久的传授模式才是我们的需要时,我们才能确定地将那些学院化的方式置于真实的语境中。
交流确保人们参与共同的理解,从而保障人们有相似的情绪、性情和理智——如回应期望和要求的方式。有些知识是人们有意识去了解的,有些知识是人们无意识的知道的。每个人只要真正的生活着,而不只是维持生计,那么,他从与别人一起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较之于有意识地教导年轻人的教育有天壤之别。其评判价值的标准就在于它对扩展和提升经验的影响如何。
教育主要是通过交流得以传递的,交流是一个分享经验、直到经验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过程。
第二章: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功能。
教育既是抚育,也是教养和培养。教育暗含着对成长的各种条件的关注。从词源学上看,“教育”这个词恰恰是指引导或抚养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会随着某些东西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些东西便是他真正的环境。环境是由那些促进或妨碍、刺激或遏制一种生物特有的活动的条件构成的。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活动与他人发生了关联,他便拥有了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通过让不同的个体参与到能唤醒并强化某些冲动、具有某些目的并要求承担某些后果的活动中,塑造出他们在行为中的精神倾向和情感倾向。
学校是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特定模式而被建立起来以处理这类事情的:不能指望日常的各种联合能使年轻人明确了解遥远的自然能量和无形的组织结构在我们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精简和安排人们期许其发展的那种性情的各种要素;把现行的社会习俗进化和理想化;营造一个更为广大、更为平衡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