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之前我没有记忆。
听我妈讲,我一岁的时候由于家里穷,还欠债,她没有办法,给我断奶后就花钱请别人来带我了,先是同乡的女人,后来是一个亲戚,然后又换了一个亲戚,然后换了一个幼儿园老师。之后我长大了,可以自己蹦跶,不需要大人时时看护后,之前不愿意带我的外婆因为经济原因,主动要求对我进行养育。直白的说就是,我的外婆并不爱我因为爱钱所以为了赚养育费用接管了我之后的生活。
我开始长久地住在外婆家。
我的一切记忆都是从住在外婆家开始的。五岁之前我没有记忆,我也没有能力写日记,没有思维,甚至没有灵魂。我好像根本不存在,即使看小时候的照片,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给我拍的照片。按理说没有记忆,那五岁前的一切都可以一笔勾销。
但是哪来的三岁看老说,儿童早期的养育对未来孩子行为思维模式至关重要等等。真实杀得我个错手不及。
有人像我这样在0-5岁阶段频繁的跟换养育者的吗?
由于没有记忆就先放过这段吧。可恶的是有记忆的这段养育史。
我敢肯定说养我的人对我并没有爱,至少我没有感觉到,如果不是因为我年龄大了,自己可以一定程度自理了,他们根本不会要我。我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养育费是固定的,就那些。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只能尽可能缩减对我的开支啦。
我没有零花钱,没有玩具,我最羡慕的是朋友家的芭比娃娃,我记得那个爸比娃娃在我小时候好像只需要两块钱就能买到一只,我经常去朋友家和她一起玩她的娃娃,给她换装,编头发。
还好我们是乡下,没有玩具我们还有游戏,跨步摸人,跳牛皮绳,或者玩大人的玩具,打牌,从刚开始的比大小到接龙,到后来的压乌龟再到后来的斗地主,双扣。
实在没东西玩,一堆小朋友就拿着纸牌进入博弈模式。无论形式如何,我的玩耍问题并不受影响。
玩可以通过玩伴的分享和陪伴来凑合。但是吃呢?
我没什么可吃的东西,没有零食,点心,只有饭吃,有饭吃也不是正常饭。由于他们的金钱梦,他们辛勤劳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不把饭点放在眼里,更不用说我了,经常是大家都在吃饭了,他才到家开始准备准备生火烧饭。
对于一个家中有孩子要照料的人来说,他的一切行程安排并不考虑我的存在。
离得近的亲戚或玩伴家长们都知道我的情况,有时会直接留我吃饭,但被他知道,会生气骂我。
我那时候并不知道原因,只觉得在别人家吃饭是错的,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我的行为伤及了他的自尊心。
但为了他的自尊心,我又何尝不伤及我的自尊心呢?
记得一次在邻居小外婆家刚蹭晚饭,走在小门边看对门情况,正好看到对门打开,外公回来了,他看到我就直接骂,你个棺材东西,是不是又跑到别人家吃饭了!
我太害怕,回声说我没有,在刚蹭完饭的人家家里。
他们立马就笑我了,说你这刚放下筷子就翻脸不认人了,下次不给你吃了。
我知道他们的打趣和揶揄没有多么坏的心眼,但是那种众目睽睽的睁着眼睛撒谎的感觉真的太糟了。
我脸肯定烫了。之后,我不再去别人家吃饭了。
后来我吃过冷白饭,冷白饭加酱油,后来听外公说,菜很好吃很鲜是因为有味精, 我为了让白饭好吃一点,加了味精在白饭里。差点没给难受死。原来不能吃很多味精,做菜只放一点点味精味道就会变好。
晚上才有白饭吃,是中午剩下的。中午有什么吃呢?我忘记了,中午没有熟的饭,只有半生不熟的饭,是早上煮粥的时候在米半生不熟的时候捞起来放在一个木头箍起来的饭桶里,中午蒸过才能吃。
吃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吧,总之有一天我就莫名其妙会蒸饭了,完全的无师自通,本能为之 。
我很清楚的记得外公看到我会蒸饭了,便开始指点我该怎么做。
那时候烧的是老式的灶台,需要生活火,点火,扇风,起火,加木柴,保持木柴空隙,才能稳住火。烧火并不是很难,蒸饭最难的是要搬动一个重重的圆梯形木头盖子,那时对我来说真的很重,我拿到灶台上需要接住凳子重新调整才能盖好。第一次蒸饭未经培训,我根本没盖这盖子。
不说了,也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