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连续三天的阴雨终于放晴,不愿意浪费下午明媚的阳光,于是骑上自己的小电动,漫无目的的沐光前行。
行至恭王府,王府前的一片草坪阳光甚好,我找到个树荫,停下电动车,坐在草坪上,望着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畅游的红风筝,点了支烟。
看着草坪前来来往往、成双结对的人群,我忽然意识到,对于这些年的自己来说,似乎独来独往成为了一种人生常态。
国庆七天,看着朋友圈里的朋友们成群结队地出游、欢欢乐乐地结婚,而自己孑身一人,在诺大的北京来回晃荡。
自己一个人呆的多了,时常会产生一种幻灭感,这种感觉绝非来源于孤独,而是来源于这样一种深入骨髓的感触:自己虽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似乎从未真正的活过。
学生时代,生活中全是课本、试卷、分数,每日伏卷学习,无暇顾及其他;长大了,脱离了学校,又整日用繁忙的工作麻痹自己,来逃避人生的其他课题。
闲暇下来的时候,我喜欢坐在马路边,不带任何感情地去观察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仅仅是观察,没有向往,也不带评判。那个时候常常会有一种感觉:似乎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
《与神对话》这本书中,作者说,唯有借助你和其他人、各种地方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你才能够存在于宇宙间,才能够成为可知的量子和有形的事物。别忘了,没有别的一切,就没有你。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有非你的存在。
仔细想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也许只有借助于非我,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于是人们乐于成群结队而行,喜欢一头扎进热闹的地方,近乎疯狂地去寻求亲密关系,无数次讨论起爱和被爱。而这一切,似乎仅与一个词相关:存在。
而我则是一个异类,虽然我也常常借助“非我”的存在来感受自身,但这个“非我”,常常不一定是人,而可以是世间的任何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的时候,我也可以自得其乐。
小时候,农村奶奶家的后院有一片果园,我常常一个人去果园玩耍,和植物、水果对话——
对树上的木瓜说:“啊,你又长大了一圈,你可真厉害!”
对熟透的李子说:“呀,你的脸怎么变得这么红了?是不是害羞了?”
后来大学时,在宿舍看电影《重庆森林》,看着失恋后的梁朝伟,与自己的牙刷、毛巾和肥皂对话,拍案叫绝,觉得这简直讲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在豆瓣上,有人说这个场景刻画出了极致的孤独,但我却不这么想,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万物都可以是自己的朋友。若是非要说孤独不可,那这世间有谁是不孤独的呢?
叔本华写过一个有趣的小寓言,说是在寒冷的冬日,一群豪猪为了避免冻僵而相拥在一起取暖,但身上的硬刺会扎痛彼此。它们受不了刺痛而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又不得不再度靠近。在这两种痛苦的反复折磨下,它们经过不断试探和调整,最终找到了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
这个小寓言用来比喻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人与人靠近时难免会有受到伤害的风险,但人还是对温暖的亲密关系有所需求,并能够最终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距离。
但当一个人远离人群后,他终究且只能是他自己;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也终究只有丰盈有趣的自我能跟随我们走完全程,这是无可逃避的事实。
在《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中,研究者认为,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本源——“我们身处的世界,其实主要是由人构成的,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当我们希望自己被身处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时候,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身边的人(准确地讲,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真正需要。”
对此,我只是部分认同。因为,当你融入人群的时候,你相当于献出了一部分自我,你不得不受制于人际关系的牵绊和限制,甚至要带上面具与人更好地相处,从这个角度说,你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绝对自由;
但相反,当你远离人群的时候,你又会感受到一种无法容忍的孤寂,你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怀,渴望有人陪伴,渴望被爱,于是转而又去寻求亲密。
叔本华说,人生总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而我则认为,人生总在寻求亲密和渴望自由之间来回震荡,重要的不是寻求一种绝对幸福的状态,而是努力在这两者之间达成平衡。
不得不说,我是一个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愿意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也不愿意在不感兴趣的人身上倾注感情。不曾完全信任过别人,也不曾对最亲密的人敞开心扉,始终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工作之后和朋友出去喝酒,有个朋友说我身上有种奇怪的能力——即便身处人群之中,也能喝出世上只有我一个人的孤独感。当时笑着死不承认,但酒后仔细回想一下,确实在我身上,与这个世界总有一种奇怪的疏离感,就像一层坚韧的薄膜,别人看不清我的真实模样,我也无法触碰到鲜活的世界。
每次与朋友聚会回来,我常反思自己身上的这种特质。从人格上讲,我似乎符合回避型依恋的所有人格特质——害怕受伤,隐藏真实的自我;害怕失望,从不主动建立联系;过于骄傲,从不肯承认自己的脆弱,拼命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
若要从童年经历来回溯,我可以有一万种借口来解释自己这种人格形成的原因;但每当我想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挪威的森林里》,永泽对渡边喊出的话:「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是啊,人是一种太容易为自己找借口的动物,把一切统统推给童年经历,真是再容易不过了,但这无法解决自己注定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如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链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如何承担起成长的责任?
第一次看纪录片《小森林 夏秋篇》,是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时隔五年,仍然忘不了电影中桥本爱在乡下的木屋里,一个人默默做饭,享受美食的镜头,充盈、踏实而满足。
当时我就想,纵然自己身上有这么多让人烦恼的特质,但如果我不能学会像电影中的桥本爱那样,去安然地爱自己,我也就无法去爱别人,爱这个五味杂陈的生活。
我记得有人曾问我,长期独居生活,会不会感到孤独。我说独处是一种客观状态,孤独则是一种主观感受,独处会不会觉得孤独,取决于内心的丰富程度。
独处时,大量的阅读、写作、观影、旅行,让我内心十分满足,很少觉得孤独;但我也明白,自己终有一天要成长,要走出自己一个人的王国,去尊重这个世界本来的模样,去与这个世界发生真实的碰撞。
而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想那绝非是为了终结孤独,而是为了追求并邀请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完满。
——
2021.10.07
写于奶茶很暖很好喝的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