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旧诗里,有这样一首,当你翻开她,即刻爱不释手,进儿觉得妙不可言,掩卷沉思,只觉扑朔迷离、似懂非懂起来,这就是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金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这样说: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氏诗前两句在说:望帝将一片春心托付给杜鹃鸟,佳人借锦瑟的哀怨感叹华年的流逝,佳人指的自然不是什么美人而是李义山。后两句则说:那些偏爱西昆体的诗家,好用辞藻典故,令人费解,遗憾的是没有像郑玄这样的解经大家来诠释它。所以即使是大诗人元好问,也承认被<锦瑟>难倒了。
事实上,自宋代以来,尝试解读<锦瑟>的名公巨子大有人在。我们从<李义山诗集辑评>便可一窥端倪:有人把它当作一般咏物诗,认为颔颈二联的用典其实是比附瑟声的适怨清和。有人说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义山为爱而作;有人说义山自悔年少风流,幡然醒悟,情皆幻,色皆空。有人称其为悼亡诗,亡者善弹锦瑟,义山睹物思人而借物起兴;还有人称其是为国势兴衰而作,或是感叹美人迟暮而作,或是义山的自我感伤之作,因其首句‘无端五十’,故附会揣测义山当时年岁是五十暮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难怪清朝人王士祯要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推究其难解的缘故,通常诗都有题目,从题目往往可以一窥其主旨,<锦瑟>用首句头两个字为题,类似于<论语>各篇的题目,因此等同于无题,此其一。诗中大量运用典故,诗人用华丽的辞藻,构造出意象深远的画面,使人触发联想之际,但又难以切中要害,准确把握诗人的心境更是难上加难,此其二。所以古人对于<锦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今人,即使有新解别解,要使多数人信服,估计也不是容易的。
某人不才,姑妄言之,先从全诗的章法入手,分析句意的连锁照应,再解析词义和典故,意图从语法结构和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补之以感性而合乎逻辑的解读,试图抓住全诗的真谛,凸显全诗的主旨和情境。
一、章法布局
首联以‘锦瑟’引发‘思华年’,点明全诗的宗旨。颔颈二联是‘思华年’的具体情境,其中‘庄生’句与‘蓝田’句前后呼应,‘望帝’句则与‘沧海’句一脉相承。尾联概括‘思华年’之情是如此刻骨铭心,但若能回到当初,也只有惘然不知所措,正如‘玉生烟’的美景,遥望则烟霭缭绕,近前则惘然若失。
二、词义典故
古代瑟分大小,大瑟用于乐工在堂上合奏,小瑟则被文士用于陶情写意。小瑟因为绘了彩色的花纹,像锦,故称锦瑟。诗人家中的锦瑟有五十弦之多,故一时不知从那根弦弹起,继而‘无端’的往日情怀涌上心头。所以‘无端’既是诗人对‘锦瑟’的控诉,也是‘思华年’的发端。弦、柱本是瑟的两个部件,二者相辅相成,‘一弦一柱’不是诗人在细数弦柱的数目,而是诗人在‘无端’的情绪宣泄之后,渐渐沉下心来,开始细数往日之事。
庄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的一个寓言,庄子在梦中变为蝴蝶,‘栩栩然’逍遥自在,宛若蝴蝶之翩翩飞舞,自得其乐,进而表达庄子的‘物化’思想。义山在诗中用这个典故旨在说明华年里的那些拥有过的得意和光彩,譬如他受令狐楚的赏识,二十六岁高中进士。但他用‘晓梦’,其意却在说这种得意虽美好但是短暂,‘迷’字更透露出诗人对其际遇的迷惑和恍惚。
‘望帝’句与‘庄周’句对偶,但意境相反。‘望帝’名杜宇,是位有作为且受民拥戴的好君王,但他私通丞相的妻子,羞愧之下退隐西山。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对农家啼叫催促其春耕,由此可见望帝的形变而神不变。杜鹃又名子规、布谷、崔耕鸟,啼声哀切,有不啼出血来不罢休说法。义山在此引用典故,肯定无意于‘望帝’的爱情故事,义山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怀抱匡世济民的理想和抱负,不幸的是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后,陷入牛李党争,还被令狐绹骂作‘背恩’、‘无性’,从此仕途不顺。无奈之下,他也希望像‘望帝’一样,能把满腔的抱负托付在杜鹃鸟泣血的悲苦中。
‘沧海’句合用了两个典故,‘月圆珠明’和‘鲛人泣珠’。‘月圆珠明自古以来的说法:当月圆的时候,那么蚌壳里的珍珠也会是圆的,如果月亮是缺的时候,珍珠就不圆。‘鲛人泣珠’的传说是海底有一种人叫‘鲛人’,鲛人会织成一种绡布,那是一种最薄最美丽的布,织完后,鲛人开始哭泣,哭出的眼泪变成珍珠,来点缀绡布。义山用典旨在把最美丽的东西跟最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一如美丽的蝴蝶和泣血的杜鹃。
‘蓝田’句中‘玉生烟’的由来是这样的,陕西蓝田山是产玉的,当天气晴朗温暖时,太阳照在蓝田山上,其上的玉石在一片暖阳的照射下,显得飘渺而高远,仿佛笼罩在一篇烟霭迷蒙中。但此等美景只可以遥望,置身其中必定会惘然若失。
三、诗意
诗人想弹奏锦瑟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不想往事汹涌而至,心情澎湃不已,就好似纷繁复杂的五十弦一般,不知从哪一根弹起。但诗人还是按下思绪,一件一件的细细回想自己那些青春火热的年华。诗人记起与令狐绹结友游学,也记起开元二年高中进士的美好时光,就时的自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么潇洒,那么写意;诗人也记起新婚迎娶王氏女,那是一位温柔又贤淑的妻子啊,可惜因妻子的父亲王茂元属李党的缘故,诗人自此以后一直受牛党的令狐父子的排挤和打压,空有一身才华无法施展。这不正是望帝的遭遇吗?望帝死后尚能化做杜鹃鸟,催促农家耕种,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难倒能轻易放弃吗?人生难免起起伏伏,喜中有悲,乐中也有苦,就如同‘鲛人’用泪化作珍珠,点缀出了美丽的绡布。回首华年,纵然它再美丽,也只能远远的回首凝望,再也无法近前。
四、结语
全诗以‘思华年’为旨,依次用‘庄生’,‘望帝’,‘珠’,‘玉’作眼,比喻诗人华年的际遇和抱负,最后诗人抒发对‘思华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