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8字,建议阅读5分钟。你可以收获的知识要点如下:
- “XXX也这么做”的绝大多数使用场景是:**当有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提出质疑时,通过举别人的例子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
- 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满足了我们自恋的心理;
-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是,我们说了一句话,就会爱上自己的这句话,而为了证明“我说的是对的”,我们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
很多人反感父母在自己面前提“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隔壁家的王二蛋 ,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但如果仔细反回想一下,我们也经常在父母面前提“别人家的孩子”:“这次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XXX也没做出来。”“我没考上重点大学能怎么样呢?马云不也没考上吗!”</br>
以上这些把自己与别人作对比的话术,我们统称为:“XXX也这么做”。这种措辞,也是一种“神一样的借口”。</br>
这也算借口?那国家号召我们学雷锋、学王进喜,学习各种各样优秀先进个人的光辉事迹岂不也成了借口?</br>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学习他人的实质是:“XXX这么做”,而找借口则是:“XXX也这么做”。
1.两种差异
首先,我们要区分“XXX这么做”与“XXX也这么做”的差异。二者的差异,在于一个“也”字。</br>
“XXX这么做”,不是借口。看到XXX做了一件事,你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学着他的方式跟着做,这是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模仿学习”的方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我看到李雷每天都在整理错题本,我觉得这个方法值得借鉴,准备模仿他。这时候“XXX这么做”体现的是一种学习心态,是好的心态。</br>
“XXX也这么做”与“XXX这么做”相比,只多了一个“也”字,但却让这句话从“学习”的心态转变成了“找借口”的心态。“XXX也这么做”的绝大多数使用场景是:当有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提出质疑时,通过举别人的例子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就是我们总说的“狡辩”。</br>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被父母抓到逃课去网吧,当他们问我为什么去的时候,我一般会说,XXX也去了(XXX是我们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便是一种狡辩。在我说出这句话的一瞬间,仿佛去网吧玩游戏这件事因为XXX也去了而变得像主动申请上课外班一样崇高,值得被表扬。</br>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考试没考好的时候会想XXX也没考好;不努力工作的原因是同事们都在玩游戏;之所以横穿马路是看到隔壁的王老太太先这么干的。</br>
我们使用“XXX也这么做”这个借口,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我们为什么在错误很明显的情况下,还要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呢?</br>
2.自恋心态
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是“自恋”的心理在作祟。</br>
自恋在心理学里不是贬义词,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状态,有着很深的合理性。“自恋”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我是对的”。</br>
一旦我们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爱上自己说的这句话、做的这件事。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尝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力图证明:我是对的。</br>
通过不断地证明“我是对的”,可以慢慢竖立起“我比你强”的感觉。最终实现“我说了算”的效果。所谓自恋,其实就是希望,在各种事情中,“我说了算”。</br>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证明“我是对的”的过程中,大脑就像一种过滤器,自动忽略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信息。因此就算一件事错的很明显,当事人也极有可能不自知。</br>
这种类似于“过滤器”的心理机制,被称为选择性注意。当我们做了一件事,为了维护“我是对的”这份自恋,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些可证明我做对了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行为的信息,就被自动忽略了。这样一来,我的行为,就十分符合看到的世界。</br>
“XXX也这么做”,是证明“我是对的”的一种方式。追求“我是对的”这种自恋的心理,才是导致一切的根源。除了动动嘴皮子举别人的例子外,用亲身的实际行动证明“我是对的”,才是最可怕的事情。</br>
3.自我实现预言
我曾以顾问的身份与别人合作做过一个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br>
项目在即将上市前遇到了一个推广上的难题。当时有两个推广方案,方案一是使用网络(包括论坛、微博、邮件)进行初期客户的获取,方案二是通过线下走访的方式获取第一批用户。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后,发现两种方案的转化率相差不多。但因推广方面的资源有限,必须要确定一个方案为主体进行推广工作。</br>
此时,项目的两位负责人出现了分歧。负责人A认为,一定要使用网络进行推广,这样的推广方式覆盖范围广,成本低。而负责人B认为,用线下走访的方式能与用户深度接触,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br>
辩论到最后,大家投票通过了负责人A支持的“网络推广”方案。负责人B很不开心,撂下一句话:“网络推广”的效果肯定不好,不信走着瞧。</br>
几天后,推广工作的组长因病回家休养,负责人B临危受命,负责相应的推广工作。他当时曾撂下过狠话,坚信“网络推广”不会取得效果。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负责人B表面上虽然没有任何对方案A的抱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有意无意的把延缓方案A的执行速度。正常情况下,微博、论坛、邮件都是每天要更新、推送的。但在负责人B的手中,变成了三天一更新,而且更新的内容质量也得过且过。</br>
这种情况下,方案A不仅没有取得预期中新客户飞速增长的效果,还因内容质量急剧下滑,流失了大量的老客户。最终在一次会议上,负责人B说出来那句他觉得可以扬眉吐气的话:“你们看,我早就说过“网络推广”的效果不行吧。”</br>
负责人B的“自恋”心理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他不惜牺牲所有人的利益,用亲身的实际行动证明“我是对的”。方案A与方案B客观上的差别本来不大,但负责人B内心深处认为方案A不行,将来一定会失败。因此他便会把事情往他认为的方向推动,最终导致了方案A的失败。</br>
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预言”。</br>
-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因为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法,而为了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你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br>
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便会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生活态度也会变得积极向上。如果你总说自己是个不善交际的人,你也会把自己往这个方向推,逐渐变成内向自闭的人。</br>
今天,我们谈到了“XXX也这么做”是一种借口。它满足的是“我是对的”的自恋心理。为了满足自恋心理,证明“我说的话是对的”,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把事情朝我们预言的方向去推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实现预言。</br>
4.知识要点
今天的知识要点如下:
- “XXX也这么做”的绝大多数使用场景是:**当有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提出质疑时,通过举别人的例子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
- 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满足了我们自恋的心理;
-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是,我们说了一句话,就会爱上自己的这句话,而为了证明“我说的是对的”,我们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