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 参与了一个人类学的读书会 每一次线上读书会最后十分钟 领读人或者主持人 都会提醒大家 所以我们阅读的这些 对于当下的我们 有什么意义 我们能做些什么?
对于大概率学院派里的人文学科 这个固定提问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昨晚主持人问我如果说疫情下的医学 自然科学在真正攻克对抗病毒和维护生命,那人文社科能做些什么呢?为什么充满了学科的无力感?社科类行业是否也可以“产学研”?我被他问得愣了一下,一时没有想到如何回答。
今天找其它照片的时候,翻到11、12年寒暑假的一组社会实践的老照片(留守儿童和失孤老人),突然觉得有答案了。如果说自然科学是靠科学技术攻克难题,而人文社科,是通过构建一个共同体(community)以人来影响人。
科技是中立的、生产力是中立的,但是是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选择了立场和工具。我们做善良的事、正义的事,不是为了被看到,而是为了维护我们内心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形成,就是源自人文社科。所以不要有无力感,大家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得其所。
社会创新(社创)vs科技创新(科创)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基调是带着关爱的心。十个社创案例,从环保、老人到minority 等族群对象(refer EC Donny分享的印度团队在欧洲的社创总决赛),社创价值不在复制盈利,关怀与爱贯穿始终,这个话题改日再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