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一方面,努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以争取自由,另一方面,又因畏惧独自面对社会的一切未知而踌躇不前。
越长大越认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些人在平凡的日子里,把一辈子活成了相同的一天。一些人在无聊的日子里,怀着躁动的心,经历着“成长的阵痛”,但终究抵不住痛苦,就此偃旗息鼓,选择按部就班地生活。一些人从此迷失在每一个寂静的夜里,靠吸食着“励志学”、“心灵鸡汤”等精神鸦片度日。一些人就此觉醒,在理想的支撑下用尽全力誓死反抗着......
不论如何,人类都无法逃避“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然而在这个身心失调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忙着满足“小我”,忙着在幻相之中醉生梦死。因而,思考这些问题则被人嘲笑着、讥讽着,这正如柏拉图的“洞穴喻”的场景-在一个洞穴里所有背对着洞口的囚犯都会嘲笑第一个看到洞穴外面世界的人。于是,大多数人伪装成大多数人期待的样子,在自我欺骗之中“潇洒”过活,实则心怀鬼胎、痛苦不堪。他们忽视了其早已扭曲的心,装作洋洋无事,用力地挤出一丝微笑面对着世人。就这样日复一日,经历着白日的繁华与热闹,黑夜的空虚与无助。
“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铭言,具有深刻的意义与此同时又限制了人认识自己。《金刚经》中有言:“若菩萨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若用理性的判断、逻辑的推理的方法认识自己,人往往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因为这种方式所寻求到的“自己”都是概念、词语的堆砌。我们应对“自己”有所察觉,察觉是“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所以,永远处于“临在”的状态,记住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保持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