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出生于福建,后期当国总督和巡抚。
很多人一提起林则徐,就会想到1839年那场巨大气派的虎门销烟以及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同时,很多人都是通过这两件事情去看林则徐的,这也造成了历史评价的两极分化,因为这两件事情一件对中国是巨大的成功,还有一件是中华史的屈辱。因为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
林则徐出身一个穷秀才家庭(他出生时他爸36岁,是一个秀才)。因为穷,他没有任何的选择,买官不行,当兵养的也不好,也不擅长......只好选择了做官的这条道路。最终他不负众望,超越了他的父亲,坐上了大官,并且非常有排面。由于他为百姓着想,办事很公正而且很有效力,非常简单的就处理了很多问题。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所以被百姓称为“林清天”。于是道光皇帝就看中了他的才华,准备赋予他一个重任。那么他被道光皇帝看中之后,要将它安排到哪里呢?这还需要从头开始说。
中国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在帐面上看,当时中国的大清朝还是省着闭关锁国的政策。事实上,中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易不仅有,而且规模也不小。但就在这其中,英国发现了一个问题。英国向来爱好利己主义,只要他与别的国家做贸易,最后所受益的只能是自己,自己挣钱更多,并且人家英国的确有这个实力。但是在中国这里就出现了滑铁卢,中国的茶叶以及一些药材(例如大黄、人参)在英国卖得非常好,甚至因为有茶叶,英国人就有了喝下午茶的习惯,甚至喝茶有助于消化。所以,英国对于茶叶的需求非常大。但是英国主要在中国出售的织物布料却很难卖出去,因为中国本来就有蚕丝所制成的丝绸,对于有棉羊毛做的外国布料不感兴趣,需求很小。发现了这个情况的英国,想了好好多办法行与中国完全打开贸易市场,中国不愿意。而且英国这边又在美洲失去了一个自己所独占的殖民地(因为成了美国),效益不如原来。于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制定了在印度种植罂粟花并制成鸦片,卖往中国。从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鸦片的销量在中国由原先的几百箱到最后变成了几十万箱,上上下下的官员、民众、皇室与军队几乎都在吸鸦片(相信大家都明白鸦片这种物质的上瘾程度)。同时也因为吸食鸦片而变得精神不振。也导致国内的白银大量的外流,一度出现了经济危机。就是这么恐怖。但清朝政府还是没有准备去销毁片,因为他们认为这还都是民间的事物,直到有一天,皇帝发现鸦片竟然已经流到皇室了,影响到了正常的上朝做官最终下定决心,准备找人除掉鸦片。
所以说道光皇帝就邀请到了林则徐去做钦差大臣,去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已经贯彻了全国上下,整个国家的运行系统都已经“脱胎换骨”。到底该如何整治呢?
要整治整个官僚系统,全部换到重新来?这不可能,一个一个收缴当地卖鸦片的商贩的鸦片并且销毁?这更是复杂。于是林则徐只能先从源头处清理林则徐,立刻前往鸦片的源头广州,并且在那里贺令所有的英国商贩交出鸦片,并且找到了英国驻华大使馆贩卖鸦片的主要进口,可能也是被吓到了,对方没怎么斗争就投降了,并且交出了全部鸦片。并且林则徐还整治了当地的商贩,让他们每人都签署了永不携带鸦片的证明,如果他们再签署了此份证之后,还依然携带和鸦片,那么一旦被发现就要没收全部家产。林则徐用他快速治理的手段和他的心,很快就让鸦片解决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引了英国的不满,发动了第1次鸦片战争,对于来势汹汹的英军,林则徐利用英军在海上行动不便的优势,建造了很多防御墙,利用地形跟英军大拉扯战,坚持防守。但是谁知道英军直接掉头从海上快速直奔首都,中国被迫签署种种极为不平等的条约,保证英国在中国通商能够极其顺利,并且还要割地赔款。每一项都不合理......这一系列,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林则徐禁烟之后,对于大清来说失去了更多既得利益,而且踏上了半殖民化的路,对于鸦片来说没有进程,反而还得到了合法化,对于林则徐,自己也是因为到过皇帝对他的不满,所以被罢官免职。
一心一意为国,最后却沦为如此的下场,国家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林则徐到底后悔嘛?他晚年非常悲惨,但是写过一首诗“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他才在最危险的时刻站出来坚决消烟,无畏的与当地洋商斗争,而不管在任何时候,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清除外来毒品都是极其合理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林则徐也没有做错,因为他的理由是极其合道德和逻辑的,明明是英国先开始贩卖毒品的。当然,也怪中国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
那么林则徐禁鸦片这件事情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本质上来说,禁止鸦片这件事情对于大清朝来说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林则徐在关键的时刻也救了中国一命。众所周知,鸦片非常的让人上瘾,但长时间过后说话都不仅是身体,同时损坏的还有国人的精神以及意志。那么林则徐到底在哪里失误了呢?他其实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一个非常正确的举动,甚至是一件大功劳的举动,西方的洋炮洋枪竟然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来了。就这件事情来说,他没有想到竟然骗会影响英国在中国的利益。他觉得既然我们中国是讲仁义道德的国家,肯定外面的世界也会讲,殊不知这个时候的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由拳头说话的世界。谁厉害谁就是老大,谁就是最正确的。中国即便在乱世也会有仁义的岑差,没想到外面的世界竟然如此不讲理。还有就是昏庸的清朝政府一直认为清朝是天下第一,而且伴随着闭关锁国的政策,让统治者对于自己的技术以及国力已经远不及西方各国毫不知情。而且林则徐还一度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以及大黄,洋人吃的肉会在肠道内不消化,会便秘......可想而知,中国在那个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没有那么不堪。没有林则徐,事情一定会更糟,可能因为这样的现象一直保持会让中国直接曲靖灭亡。没有林则徐,中国人民不管在身体上还是意志上,都会失去一个最后的支柱,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主动的与其对抗。被鸦片侵蚀的身体早已无法战斗,很快,英国也照会开始袭击,但是有了林则徐,则好像给了肖辰的时代带来了一点光,以他坚强的态度,有力的言辞,呼唤着人们。同时也开启了民国的新时代,前方的高能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