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假期,跟团去云台山两日,大饱眼福,幸甚至哉!写文以记之。
穿越叠彩洞
坐上大巴,穿洞绕溪,翻越崇山峻岭,还是第一次体验。
刚坐进车内,司机师傅就叮嘱我们要系好安全带,坐稳,不可随意站起来。更不可把手脸伸出窗外,不然他可不是失业的问题了。
远望环山公路像盘着大山的一条细蛇,执拗地回环往复,与大山紧紧拥抱。褐色的山体长满高高低低的苍翠树木,把岩石紧紧地包裹,给大山穿上一层青纱绿缎。岩壁峭拔,刀削斧劈一般,那些翠树杂花就长在岩壁的任何一个缝隙里。凡是顶端,或有坡度的地方,长势就更加的肆无忌惮,绵绵延延,那是大山的披风吧!衬托出大山的巍巍气势。
汽车飞奔在细若游蛇的盘山路上,时而穿过昏暗的山洞,洞内有隐隐的灯光,照着紫红色或青绿色或黄褐色的岩壁,这就是叠彩洞了。透过车窗能闻到一股略带潮湿而又清新的绿苔气息。每出洞口,便豁然开朗,眼前尽展明丽世界。绿树与红岩相映,远山与碧水相畏,日光下澈,又蒙上一层霞彩,如梦似幻。公路太弯曲了,大巴车时不时还会来个急转弯,女人和孩子们禁不住大笑着尖叫,接下来的平稳,又让人叠声叹息,车下原来是万丈深谷,一眼望不到底,自有一种穿行空际之感。
有时也能看到稍远处的流水深潭,或莹莹如带,或碧若宝石,镶嵌在大山的脚踝上,那是它最好的装饰。
没有记总共穿过了多少个洞,只顾感受这“山路十八弯的”惊险,领略这满眼叠翠、清泉见底、五色交辉的美景了。
小寨沟
进入小寨沟的泉瀑峡,处处看到清泉石上流,瀑布岩间挂,游人水中戏的景象。哗哗的流水声和孩子们玩水的嬉闹声奏响一曲和谐的天然乐章。流水下的石头多是黄褐色,水流其上,打着雪白的漩儿,托着翡翠的绿,这是一池绿蚁新醅的酒吧,不饮自醉。
傍着溪流,沿着斗折蛇行的石阶小道,穿梭于佳木滴翠的荫蔽里,时有凉沁沁的风吹来,像夏日里吃冰镇西瓜,或喝一碗酸梅绿豆汤,心里顿觉无比惬意爽快起来。
踏着石阶,一步步攀登,还不忘欣赏脚边的碧水清流,石罅小瀑。我们哪能记得导游所说的“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的忠告?何况又有前面的目标吸引——天台瀑布。
不知走了多久,只觉得腿脚略略有些酸了,但那轰轰然的瀑布飞流的声音,也渐渐清晰起来。转过几个山嘴的时候,有一条白线似的细流从空中飞垂而下,名曰“不老泉”。同行的小赵赶紧用矿泉水瓶接满一瓶,呷上一口,说清凉甘甜。我们都没有带容器,真后悔没有带走一杯这样的水。
轰轰声越来越响了,在飞龙行雨般的咆哮的声音里,人的说话声音就小了。抬眼望去,三百多米的高处一挂白练已近在眼前。水的飞沫微雨,扑面而来,凉丝丝的风裹挟着细小的水珠与游人相逗;激越的水流却无视人的存在,自顾自地向前冲去;那些威严的岩石却岿然不动。冲和组的力量在互相较量,瀑下击起重重白浪。这是千军万马的鏖战,这是烈火焚烧的重生,这是远行之前的费力搏击——一切都会终归于平静。背瀑而望,溪水渐缓,正执着地奔向远方。平静中亦有欢笑,这是生活的常态。
返回途中步行加快,双腿酸疼还不甚厉害,我们一不做二不休又去了猕猴谷。与全瀑峡大致相同。亦有深潭碧水,只不过山路更陡峭些。待攀至猕猴的栖息地,已汗流浃背。斜倚栏杆,看猕猴毫无拘束地自由活动,心才安闲下来。猴子也安闲地踱着步,有的嬉戏打闹,有的面对游人搔首弄姿,有的专门跑过来,瞪着一双大眼似有所期盼。于是便有游人投食物。那只挟着小猴的母猴便匆匆地跑过来帮孩子抢食物。母爱在动物身上同样得到完美的体现。
红石峡
第二天我们去了红石峡。这是在这两天看到的最美的风景。我们踏着石梯小道,走迷宫似的前行,越往深处走空气越凉爽,两边的树木花草从郁郁葱葱渐渐变得稀疏起来,而陡峭的山崖则渐渐地增多。也不知转了几个弯,我们右侧出现了扶手栏杆,暖暖的红褐色,带着自然的纹路,虬龙般拧着身躯蜿蜒向前。栏杆下面就是深渊大壑,筝筝流水冲刷着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地方却看不到谷底的景象,被壁立的岩石遮挡了视线,只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再往前走,哗哗声变成了轰轰声。
转过一个又一个露天回廊,蓦然前面出现了“黑龙洞”的指示牌,步入洞内极为昏暗,壁侧的小灯只照一米之光。岩壁多黑灰色,镶嵌着规则的或黄或白或红或紫的纹理。壁面偶有水滴溢出,脚下自然湿漉漉的。因为潮湿和阴暗,略显冷森森,沉闷闷。想来生活哪能都是光明,经历黑暗甚至危险何尝不是一种体验?我们的大脑被探奇的新鲜感刺激着,走完这样一段,几乎是摸黑前行的,但它丰富了我们的记忆。
钻出洞来,眼前立马一片光明。紫红的岩壁矗立在眼前。望向对岸的远山,碧绿苍翠,近观脚下的石阶几乎悬空。我们登着石阶,扶着苍劲的栏杆继续前行。峭立的石壁上竟长出丛丛绿树,岩石是坚硬的,这些树木要突破怎样的困难才能吐绿展翠啊!再往前走,流水声越发地响了,雷鸣般轰轰然,去寻流水却又见不到了。不知走了多远,才又看到了巨石间的溪流,乱哄哄的,急匆匆的,好像去赶赴一场盛会。它们欢快地打着漩,翻着浪,奏着响亮的进行曲,而瀑布不远就在眼前了。
红石峡最大的瀑布要数首龙瀑,我们离老远就能感受到凉飕飕的气息和直撞人脸的欢呼的飞沫。瀑布沿着山势的自然布局,呈复复叠叠的排列貌。这不像云台瀑布的白练,而是形成了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扇面,从山顶铺排垂下。带着力量,带着猛劲,带着不羁的狂放。水砸在岩石上,跌进深谷中,跃入碧溪里,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去寻找它们的梦中之乡。
子房湖
看过首龙瀑就是子房湖了。子房湖约1500亩,长约4公里。据说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两侧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隐退于此,因而此湖得名为子房湖。除了名人效应,子房湖本身也天生丽质,也是引人注目的原因。“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子房湖就是众山捧月般捧出的一块碧玉。
子房湖有飞艇可以租坐,在碧波中乘舟亦是一大乐事,何况又是飞艇,让人尽享冲浪的快感。
四宝一汤
不觉两天已经过去了,导游说难得来一趟,不妨了解一下这里的“四宝一汤”: 尝尝此地的怀山药,品品这里的珍珠菊,再带上几包怀牛膝、怀地黄,再喝上一碗胡辣汤,绝对让你不虚此来。
我对“怀”字产生了疑问,导游说此地北依太行,南靠黄河,处在大山大河的怀抱之中,四宝是大山和母亲河孕育而生,故此前面加“怀”字。我被这样的解释感动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解释里包含着多少对故土的热爱与自豪!
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我们都是在她的怀抱中长大的。我们都会珍惜每一寸土地,热爱每一条河流,珍爱每一种物产,因为是她们赋予了我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