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 Ding an sich 和das Ding fur mich是不相同的。”
“拜托,我的德文不是很好!”
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
“啪啦啪啦………鼓掌!鼓掌!老师你讲的真好,你这么说我一下就懂了!”
“苏格拉底同学,你鼓掌鼓那么起劲干嘛?是不是想早点下课冲食堂了?你个吃货!你确定你懂了吗?那你给我解释一下康德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苏格拉底同学肚子咕噜咕噜的叫着,挠挠头皮:呃……那个啥……就比如说有一只猫,正聚精会神趴在地板上准备拍苍蝇,突然发现身后躺着一根鲜绿色的青瓜,马上就像个弹簧似的被吓的一蹦三尺高,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跑进房间里面躲了起来。可如果换做是我们人类,发现了地板上的一根青瓜,并不会被吓一跳,我们会把它把他捡起来,然后吃掉。但实际上,一根青瓜它本身就是一根青瓜,吓猫一跳也好,被人吃了也罢,这都是别人眼中的事物,并不是青瓜本身。
“啊呸!吃吃吃!就知道吃!吃粉笔头吧你……”
哲学是一门令人头疼又充满魅力的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终极学问最终还是要升华到哲学的范畴。而哲学本身就如同深邃的宇宙,遥远、神秘、不可抗拒。人类只是依附在茫茫宇宙当中的一粒尘埃之上的寄生虫。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之时,你在想些什么呢?
德国哲学家祁克果简单粗暴的把生命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们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的奴隶。
而祁克果并没有解释衡量‘美感’的标准,追逐‘美感’无需顾虑‘道德’,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大多数是披着长发、漫不经心的弹着吉他随便躺倒地上的浪漫主义者(文艺青年)。既然无需顾及道德法律,文艺青年就可能会被划入与越狱罪犯、赌鬼、吸毒者为伍。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之时,你是否想过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圈到底为了什么?
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的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苏菲的世界——佛洛伊德
不理解吧?不要难过,哲学家都是那么神经兮兮,你想要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大言不惭妄下结论,就得好好翻一翻他们的著作。可读完之后,你竟然发现你的三观都塌了,得重新建立!
我朝史上出过无数哲学家,明朝尤为新近。自相冲突的文艺老年李贽,抛家舍业、削发为僧专攻理学,竟悟出的结论:一个贪官可以危害至小,一个清官却可以危害至大!海瑞老夫子弹着中枪。
我曾在一个客户的办公室里看见一个土豪老板抱着《王阳明心学》皱眉研读,我便问他:你读这个干嘛?他答:掌握心学并可做到知行合一,在商场上所向披靡,发财暴富指日可待……
“何为知行合一?”
“这个……这个……我翻一下书本”
‘知行合一’这一词最近几年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大冰也经常会用这四个字作为文章的结尾。引自《传习录》‘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识是一种决断,必定引起一种行动。举个例子,比如你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大美女,你就想去搭讪。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就是‘知’,‘想去搭讪’就是行。又比如你闻到一个臭屁,心中产生厌倦。‘闻’就是‘知识的判断’,‘心生厌倦’就是判断之后引起的行动。
那又要怎么做到“合一”呢?自己搬一条凳子去竹林里悟去,悟出来之后回来告诉我。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是在试图找寻回自我的路”这句话出现在‘苏菲的世界’倒数第三页。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这么说绝对不是浪漫主义者在装B。别说你四十五度仰望星空是为了不让眼泪留下来,我会用拖鞋抽死你!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宇宙大爆炸发生在一百五十亿年前。在万古之前,所有物质、所有星球和银河系都聚合在一起,由同一种物质组成。随着那声轰然一响,宇宙爆炸成亿万块碎片,地球仅是亿万碎片中的一粒沙尘。整个宇宙就像个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开始无休无止的扩展,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向四周空间扩散,当这些物质碎片逐渐冷却后,就形成了各个星球,银河系,卫星和行星。
实际上宇宙扩散仍然没有停止,各银河系目前仍然继续以极高的速度向宇宙的四面飞散。
地球是一艘载着你在宇宙中航行的飞船,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旅行过的路程,我们是在试图找寻回自我的路……
这就巧了!难怪每次我抬头看星空之时,我放佛觉得我只是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一切都不曾改变,仿佛就躺在故乡的草地上,星空永远是那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