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后悔药。不过总有一些书——就像一切好东西一样——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如果我早读过这本书就好了”。年终总结之季,挑出去年发现的10本好书推荐。
01《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豆瓣评分:8.6;中亚评分:4.4】
这是2016年让我最生相见恨晚之感的一本书。当然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只可惜在没经过仔细考察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把它定位成了一本“几十年前写就的生物学科普读物”,险些错过。
《自私的基因》最早出版于1976年,经过了生命科学高歌猛进的40年,好像有理由怀疑当年的经典老书已经过时了。然而我读了几章之后就明白自己被狠狠地打脸了。没过时的不仅仅是书中的理论,还有作者在书中批判的种种错误看法、错误思维……甚至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今天也不敢(或者根本想不到)随意挑战的成见。
《自私的基因》的主题是达尔文进化论,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解释生物界中“自私”与“利他”这一对矛盾。不过你也不妨把它当作一本博弈论、经济学甚至传播学的读物来读——传播学中热门的“模因”(Meme,或译为“觅母”)理论就是道金斯首先在本书初版的最后一章正式提出的。
我最钦佩的还是道金斯一针见血的说理才能,他善于用最简明易懂的推理粉碎我们那些自欺欺人的成见。他告诉我们:用人类道德来评判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许能让你得到一时心安,但只会让你离真相越来越远。
如果你是一个愿意理性思考的人,读一读道金斯的这本书以及他其他的书,会颇有收获。
02《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豆瓣评分:9.3;中亚评分:4.4】
一本书胆敢取《人类简史》这样宏大的标题已经让我很佩服作者的胆量,更不用说后面还跟着一个副标题“从动物到上帝”(副标题是翻译而来,原版书名是“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Mankind”)。这本书的口碑好到曾经一度令我困惑,不过真正读了之后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名副其实、名至实归的好书,对得起这么大气的书名。
《人类简史》的优点实在太多,叙事宏大却不流于空洞,见解犀利却不至于偏激,不纠缠于历史事件细节,却也为关键论点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论据,作者旁征博引足见功夫。简单评价就是:虽然这只是一本书,却能让人产生一口气读了很多本书的错觉。尤其是书最后作者对于人类未来的预言和发问,值得深思。
0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彼得·勃特克、大卫·普雷契特科
【豆瓣评分:8.9;中亚评分:4.5】
如今经济学算是显学了,经济学的好书也很多。不过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经济学的书,那不如就选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其实这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已经出到第13版,所以系统性是它的优势之一,基本囊括了入门级别的经济学知识脉络,而且要读懂这本书几乎不需要用到数学!对于门外汉,从“知识性价比”的角度考虑,读一读这本书真的非常合算。毕竟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需要会一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更明智地做出决策。
总之,读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能让你直接变成经济学家,但至少让你不至于被某些“伪经济学家”玩弄于鼓掌之间。
04《公正》迈克尔·桑德尔
【豆瓣评分:9.1;中亚评分:4.5】
我把这本书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放在一起,也许我们可以给它取一个别名叫做《伦理学的思维方式》。飓风过后疯狂上涨的物价是否合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能会给你一种答案,而伦理学的思维方式却会给你好几种(也许都不是答案的)答案。
说实话,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并不同意,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给我带来了足够多启发和新的思维角度。它不断向我们提出那些进退两难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思考它们,本身已经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05《统计数字会撒谎》达莱尔·哈夫
【豆瓣评分:7.5;中亚无,英文版美亚评分:4.4】
本书旧版翻译做《统计陷阱》,但其实原作名是“How to”体的,明目张胆就叫做“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直译:如何运用统计学撒谎),你可以想象它是本什么书了。
这也是一本历经好几十年的经典老书了,书中的知识基本已经算不上新鲜,像样本偏差、虚假相关这种常见的统计陷阱,在大学里受过基本科研和统计训练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不过遗憾的是,这些陷阱也并没有过时。一方面知道不一定能做到,另一方面——正如作者不断明示暗示的——总有些人是在故意用统计学撒谎,而这的确是一种高明的谎言,因为通常他们并没有伪造信息,只是扭曲了信息的呈现方式,你甚至无法指责他们在说谎。
在我们这个不管内行还是外行,都喜欢“用数据说话”的年代,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看到的某些数据更接近于谎言而不是真理。破除数据迷信,建议把这本简明的小书放在手边,时时警醒。
06《复杂》梅拉妮·米歇尔
【豆瓣评分:9.0;中亚评分:4.5】
蜂群、大脑、免疫系统、互联网、市场经济、生物圈,这些东西的共性是什么?
答案是:它们都很复杂。
这不是开玩笑,复杂性研究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它试图解释这些系统在没有中央控制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个体之间简单的行为规则,而产生复杂的集体行为(所谓“涌现”)。
本书用(大多数情况下)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计算机建模、网络科学、遗传学等等领域中与复杂性相关的前沿研究,有些令人叹为观止,有些令人瞠目结舌。当然,复杂性研究还处在诸派研究者混战的起步阶段,这本书中所介绍的种种奇异理论在日后可能被证实,可能被证伪,更可能被进一步的发展,但它提醒我们:世界很复杂,人类求知的路还很长很长。
07《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周振鹤
【豆瓣评分:7.9;中亚评分:4.5】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其实是一部各方势力的权力斗争史,也是一部古代管理学的进化史。
读历史,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地理要素在其中的地位。之前推荐过一本《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事》,讲的是山川地势对于古代军事和政权发展的关键作用。而行政区划可以看作是人对于地理因素的反作用。作者周振鹤先生是历史地理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在这本极短篇幅的小书中,他用高度概括的方式连珠成线,为读者梳理了古代行政区划变迁中体现出的历史规律。
读这本书,让我们身临其境体会到,历代精英试图有效管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时,所面临的两难(甚至多难)处境。某些饱受后人诟病的制度,在当时的情境下不可谓不合理。某些制度解决了旧问题,却又引来新问题。古人种种经验教训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08《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马伯庸
【豆瓣评分:7.5;中亚评分:4.0】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距离三国时代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当年的群雄纷争、风云际变,是否只余下史书中的一声长叹?
马伯庸是我很佩服的一位作者,他的作品往往不走寻常路(《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三国配角演义》《新海瑞上书》等等)。不过这本《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才是名副其实的“不走寻常路”,因为这书真是“走”出来的(当然不是徒步“走”,是自驾游啦)。
因为个人爱好,有关三国话题的解读、评论也看过不少,这本书可能不是最有深度的,却是最有温度的。两千年过去,人事皆非,山川不易。作者把从成都到五丈原一路上的见闻与历史事件结合,形成一种独到的解读方式,让我们更能理解当年诸葛丞相在北伐路上的责任、希冀与无奈。
09《吉祥纹莲花楼》藤萍
【豆瓣评分:8.9;中亚评分:4.6】
书名取得比较任性,其实书里没有宣扬什么封建迷信,这是一本悬疑色彩的武侠小说。作者给这一系列编号的方式也相当任性,不用一二三四,而叫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一开始差点弄错了顺序)。朱雀、玄武、青龙主要是单元故事的形式,每个故事是一个谜案;白虎是主线故事的结局。
书中的探案故事很精彩,不过这不是我推荐它的主要理由。在武侠文学逐渐没落,就连金古武侠经典都被改编成玄幻剧的今天,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武侠的理解。从前看古龙的主人公往往一出场就是武功绝世、天下闻名;而金庸的主人公出场时可能平凡,但总有莫欺少年穷的壮志。而《莲花楼》却选了一个真正的平凡人来做主人公。他时而胆小怕事,时而聪明绝顶,尽管有资格卓越,尽管有理由怨恨,却把一切归于云淡风轻。他宽容别人,却并不自苦;他活得很自我,却给很多人带来希望。他有过非凡的过去,如今他的平凡是自己的选择。
重新面对当年用一次背叛害他几乎失去一切的好兄弟:
他耸了耸肩,摊了摊手,“碧海青天,晴空万里,我楼后的油菜开得鲜艳,门前的杜鹃红得一塌糊涂,明日我可以出海,后日我可以上山,家中存着银子,水缸里养着金鱼,这日子有何不好?”他看着云彼丘,眼中是十分认真的诚挚,“我为何要恨你?”
10《Python编程快速上手 让繁琐工作自动化》斯维加特
【豆瓣评分:8.9;中亚评分:4.6】
最后一本了,画风转变一下。如果你确实对编程没有什么兴趣的话,我强烈建议你……看下去。(有兴趣的想散就可以散了~)
我也算学过不少编程入门教程(因为总是在门口转悠,惭愧),有书,有视频,有网站,这些教程一般前面都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编程语法上,如果后面有实践部分,往往难度陡然上升,快速摧毁初学者学以致用的信心。
终于我发现了这样一本书,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在教你怎么学编程,而是教你怎么用编程!
正像作者声明的:“无数的图书、交互式网络教程和开发者新兵训练营,承诺将有雄心壮志的初学者变成软件工程师,获得6位数的薪水。本书不是针对这些人的,它是针对所有其他人的。”
《Python编程快速上手 让繁琐工作自动化》这个译名比较繁琐,其实英文原名就叫“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 with Python”(网上有公开版本)。不谈论什么“面向对象”“函数式编程”,就一步一步教你用编程的方式来完成常见的重复性工作,绝对是非程序员的福音。如果你对“Word高效办公”“Excel数据分析实战”之类的书目感兴趣,这本书都值得你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