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格理论来解析一下遇到的事件,自己的人格反应。
我打算十一带妈妈出去苏州旅行。
id:很想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哇 要出去玩 好开心好开心 我很想去 那边有骑自行车 如果能够让妈妈陪着我的话 多开心 如果可以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就很开心了。
ego:得安排好。有点担心安排不周到,得多打几个电话,确认个各种事情,这件事情会有很多细节。可以让自己满足,大家都开心。担心妈妈会批评我,老人家这个不喜欢那个不喜欢。有点压力。
superego:你得让妈妈和孩子开心,要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妈妈肯定喜欢吃阳澄湖的蟹,她也需要三餐正常,你就要安排好,不能随意。你要管理好时间,不能让嘟嘟一直玩手机。既然你提出了,就有责任让这个假期非常完美。
inner child:我想要大家陪陪我,我想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户外坐坐,喝喝咖啡,赤脚走在草地上,和家人在一起,感受温暖。
安排嘟嘟的学习督导和规划。(这个个老生常谈 近期也有新发现:还是要继续敞开自己的探索 转移自己的核心)
id:去他妈的不想管了 !烦死了,爱咋咋地吧!
ego:我得安排好,不能让自己太累,但也不能不负责任,我得做一个平衡。我再看看,再盘算盘算……
superego:你得负责啊,你得用你的力气去陪伴他,付出你的所有,你是妈妈。
innerchild:别管他,让他玩,让他去,玩个痛快。
2解析一下人格层面的主要矛盾
superego的声音蛮大的,基本上内在小孩和id都是让位的。很多目的导向性的声音和评判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部分童年时期已经形成了,妈妈至今还是会因为各种事情来挑剔,这不怪妈妈,这应该就是我的模式。
近期,当我完全放下一些事情的时候,让id和内在小孩出来的时候,我会有些害怕,好像这样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这样那样,形成一个循环。那就会有很多恐惧的,失控的声音,你要放她玩多久?收不回来怎么办?你要休息多久?
如果id和superego打架,一般就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处理。近期做的就是superego出来就基本上看见看见,id呢不是很习惯让它冲出来,就适当自由一下,慢慢来。ego暂时有点不习惯,有点探头探脑。总的老说,有空间去看这些部分。
但对我来说,人格面看看的还是可以看到,但是还是要继续走我自己的路。
我得更深地和自己连通,不管是书写还是阅读,这是我近期的方向。
3遇到情绪时用适合的方式于自己的情绪相处,追述这份情绪背后的——内小孩坑洞的起源。
周末阿姨布置了作业,我看到的感受很不舒服。有一种焦虑和抵抗,无奈又错挫败的情绪。导致周末有个小小的沟通不畅。
我的内在小孩有一个反工作饭作业阻碍,觉得好难,好讨厌。为什么?感觉有标准答案的东西都不是我的菜……抗拒和阻碍在我自己这里。
一看到就连动到无法自由看书,无法发展自我,无法让自己自由自在去行动,很奇怪的一种感受。我觉得这也不是不适合嘟嘟,是不适合我。我是一个很随性流动的主体,可以流动的思绪和情绪,行动和直觉,让它们自由自在。
这些情绪的抵触,创伤感我近年来经历了非常多,乃至于有的时候觉得呼吸不过来。这部分里也看过小时候被老师说不行,然后换成努力模式的自己。还有爸爸说一定要把唐诗背出来。这些情绪、冲突的背后是让我看见自己想要活出自由生命力,是内在小孩的渴望,也是我一直被推着看到的部分。
一次次看到,就可以去转向那个执念和外在领域的固执。放松,再放松,再软一点……
让直觉代替目标,只有更加安静才可以听见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