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六正好赶上孩子姥爷家掰玉米,整天中午正好没事,我就和一起掰玉米了。多少年没有干农活,今天体验了一下,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农忙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但是依然记得父亲对我的教育,那就是尊重粮食,不浪费任何一粒粮食。
一边掰着玉米一边和老人家聊着,今年后期的雨水比较大,但是前期是非常干旱的,所以总体上玉米的收成是比较差的。农民还是靠天吃饭的,很多时候当我们的机械化自以为是地战胜自然的时候,其实农民最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也最容易敬畏大自然的,这种最朴实的敬畏才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
我在掰玉米的时候,听到老人家说北面地势高没有涝着所以成色颗粒都还不错,南面的地势低玉米都涝了长得很不好,而且招虫子特别多。当我听到这件事我就在反思:这就想学校一样,整体上对孩子教育导向很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灌输给孩子们知识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或者我们不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让他们自然发展,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不正确的。教的太多容易把孩子灌输成书呆子,引导少了容易让孩子们成为傻子。
所以学习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和谐的教育,我们能够积极的开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吃得饱,而不是过多的去对他们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者过多的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不去管他们,这些方法跟态度都是非常不正确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玉米杆上长在上面玉米因为接受阳光雨露多了,所以颗粒就饱满,而长在下面的玉米因为很少有阳光照射到颗粒就非常的干瘪,甚至以后是被虫都吃掉了。
我也在借着这个现象思考了一个教育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同一个班级中有一些孩子我们实时关注了,他们就接受了我们给他们的阳光和爱,但是那一些后进生呢?他们很少有雨露阳光,很少有关注和爱,难道他们就没有权利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关心爱护吗?
很多时候结果就是这样一滴滴的小事情造成的,看似无意的伤害,积攒起来就是能够刻骨铭心的伤害,而我们就成为了间接的刽子手。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最美的体验,和孩子们在一起得时光也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的回忆。而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更应该多关注爱护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们”,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用心关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