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习惯性防卫

从昨天开始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有很多大神推荐,所以我想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我也买来学习学习。在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心理学现象——习惯性防卫。发现这个很有意思,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行为,我很早发现了自己的这种行为,只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专业的名词.

习惯性防卫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为了使自己免于说真话而受到嘲笑或者威胁形成的一种习惯,所以经常会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保护壳”。正是由于有这种“保护壳”的存在,使得人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一道“屏障”。

今天上班的时候,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事A对同事B说,你怎么又把这个东西搞错了呢?(说又搞错,是因为前面已经搞错了一次,同事A让同事B重新做了),同事B马上说,我怎么可能又搞错,同事A说,那你来看看是不是搞错了,不是你搞错就是我搞错了,我得重新做了。

同事B的第一反应不是求证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搞错了,而是本能的出现了一种反驳,来证明自己没错,这就是典型的习惯性防卫。

而同事A的反应确没有同事B那么激烈,当同事B说自己没搞错的时候,A的第一反应是如果你没有搞错,那就是我搞错了,我要重新查找,重新做这件事了。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习惯性防卫随时会出现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自己一直陷于这种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我们学习再多的方法,观点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长,想要学习效率的提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习惯性防卫。

怎么打破习惯性防卫呢?

其实很简单,当别人陈述他的观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学会聆听,要等他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在停别人说话的时候,还没等别人说完,就很粗鲁的打断了他的话,表面上看,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实际上习惯性防卫,生怕别人的观点说服自己,或者不利于自己。所以,想要打破习惯性防卫,首先要学会聆听。

其次,要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会帮助我们客观的判断别人的观点是不是真的正确,是不是可行,是不是客观等等。

最后,当听完了别人的观点,自己也做出了判断,这时候就要反思自己,自己对于这件事有那些地方没有考虑到,我从别人的观点中能学到什么,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我该怎么去做,有那些改进的地方等等。


习惯性防卫.jp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国已有些时日。找工作已有一月有多,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有木有。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没有深入,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
    MasonNormcore阅读 370评论 0 1
  • 假期这两天,避开了忙碌而又塞车的景区与高速,宅在家里再次看起了前几年很火的电视连续剧《新三国》,儿子刚看过原著《三...
    倪雲阅读 338评论 0 0
  • 宏观新闻: 1)中国日报网: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表示,利率升降和杠杆率变化的关系,取决于投资回报率的动态变化...
    赢家说_4d25阅读 2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