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部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上映,一跃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被观众视为是理解人性的“财富密码”。
即便是在上映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也还是可以经常刷到电视剧的片段,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依然高达9.2分,在国产剧中绝对算得上是“顶流”了。
电视剧《天道》,正是根据今天要讲的这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所改编的,本书的作者叫豆豆,作品不多,但部部精彩。
她的小说跳出了言情、宫斗、悬疑等传统小说的套路,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人性,进而向读者揭示成功的本质,堪称是一部“揭秘高人思维方式的经典之作”。
问世近二十年来,这本书曾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据说,有一个四十多岁一事无成的中年男子,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天道》,看了一遍后就似有所悟,又找来这本《遥远的救世主》,反反复复读了二十几遍。
从那之后,他在为人处世、思考问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过了几年,他下海做生意发了点财,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穷困潦倒的日子。
这本书果真有这么神奇吗?那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解读《遥远的救世主》这部作品,透过书中那些令人击掌称绝、引人深思的精彩情节,去探寻财富的密码、生活的密码,人性的密码。
你将听到,这本被誉为“人性密码”的小说,究竟讲述了一段怎样的故事;你还会听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主人公丁元英在书中所说的“文化属性”这个概念。
最重要的是,我将向你揭示出,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分别象征着社会上的哪些群体,从这些人的成败荣辱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本书的内容吧!
一、这本被誉为“人性密码”的小说,究竟讲述了一段怎样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从1995年开始,当时,正是中国股市诞生的第五个年头,股市尚不成熟,有人将股市看作充满财富与诱惑的机遇之地,也有人将其视为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但就在大部分人懵懵懂懂的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丁元英已经是一位手段高超的私募基金操盘手了。
在故事开篇,丁元英在德国运作的私募基金,仅用了短短十一个月,就从国内股市赚到了四千多万马克的收益,按照当年的汇率计算,接近两亿人民币。
其中,丁元英个人分到手的利润,就有两千多万人民币,在人均月收入不足五百元的1995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投资之道上,丁元英确实是个“高人”,就像他的德国合作伙伴所评价的那样,中国股市不像一个融资市场,更像是一台取款机,而丁元英就是为数不多的,掌握了取款机密码的一个人。
按理说,拥有这么强悍的操盘实力,丁元英只要继续带着这帮国际游资,在中国股市里兴风作浪,很有可能像滚雪球一样,攫取到超乎世人想象的惊人财富。
但令德国人困惑的是,在大赚一笔之后,丁元英却没有乘胜追击,反倒在业绩最高的时候,提前中止了私募基金的运作。
他的做法让德国合作方大为不满,于是,德国人依据事先写好的协议,暂时冻结了丁元英那两千多万元的个人收益,并要求他在5年内,不得从事与股市相关的行业。
就这样,丁元英可以说是身无分文的带着自己的女助理肖亚文从德国回到了北京。在北京,丁元英与自己的好友,正天集团的总经理韩楚风深谈了一番。
当时,正天集团的老总裁刚刚过世,虽然老总裁临终前力主让韩楚风做自己的接班人,但韩楚风的资历太浅,很难得到公司董事们的认可。
除他之外,集团另外两个副总裁都对总裁的宝座虎视眈眈,韩楚风必须打败他们,才能登上总裁的位置,就在他为此事苦恼的时候,丁元英给他出了个招,建议韩楚风以退为进,表现出“不争”的态度,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业务,让那两个副总裁去争。
等他们斗到两败俱伤之后,其他董事自然能看明白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这样一来,韩楚风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帮韩楚风解决完这个事情后,丁元英便打算前往离北京几百公里远的一个名叫古城的小城市,清净一段时间,于是托女助理肖亚文为自己在古城租一间房子。
因为丁元英已经解散了私募公司,所以这也是他托肖亚文办的最后一件事,办完这事儿之后肖亚文就得另寻出路了。
但肖亚文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她早就看出了丁元英的不凡之处,她深知,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可以让自己有所思考、有所觉悟。
为了能有个由头可以和丁元英还能搭上线,于是她拜托自己在古城的好友,古城市公安局的女刑警芮小丹帮忙在平日里照顾一下丁元英的生活。芮小丹一口答应了,但肖亚文又郑重地叮嘱芮小丹说:
“当你觉得这个人很特别的时候,可千万别对这种人动心思……”
芮小丹最初不以为然,以她的家世背景和性格眼界,很难对普通的男人产生什么想法。但与丁元英相识后,她发现眼前这个人,行事做派和自己过去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比如说,他对房子没什么要求,连厨房都不需要,只身一人搬进来,基本的家具也都不添,说是家徒四壁也不过分,但就是在这样简单寒酸的出租屋里,他却装了一套价值四十多万的顶级音响。
原来丁元英还是一个音响发烧友,他对古典乐和音响非常有研究,而芮小丹则对此完全不懂,但她第一次见到这么贵的音响,于是就问丁元英,能不能让她也听一听。
芮小丹用这台音响放了一张名叫《天国的女儿》的唱片,这是芮小丹第一次欣赏到这么好听的声音,书里形容说唱片里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
那声音时而像露珠的呢喃,时而像岩浆的涌动,时而让人幻入远古的星空,倾听天女的咒语,时而让人在潮水般恢弘的气势里,感受生命的悲壮和雄性的本色。
从来没有接触过音响和古典乐的芮小丹瞬间被震撼到了,骤然有一种灵魂之门被撞开的颤栗,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一颗奇妙的种子在她的心底悄然发芽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注定,她有那么一点爱上这个让她看不透的男人了。
芮小丹是一个单纯却也直接、热烈的女人,丁元英形容她是“一块通透纯净的玉”,芮小丹向丁元英表白了,一来二去相处了一些时日后,两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
有一天,芮小丹带着丁元英来到一个叫做王庙村的地方,这里是整个古城市最贫困的村子。
之前,丁元英在古城变卖和淘换唱片时,结识了三位古城本地的音响发烧友,冯世杰、叶晓明和刘冰,由于知道芮小丹和丁元英的关系,他们曾找到芮小丹,希望她出面帮忙牵线,请丁元英出山帮村里谋划一番事业。芮小丹觉得扶贫不是坏事,于是便答应了。
有芮小丹亲自出面,丁元英也只好答应。在对王庙村进行实地考察后,一个计划在丁元英的心中形成,他决定成立一家名叫“格律诗”的音响公司,让冯世杰、叶晓明和刘冰来做公司的股东,负责经营。
同时,把王庙村作为音响生产基地,以格律诗公司搭台,与王庙村建立起双边的买卖关系,用市场那双“无形的手”,去整治小农经济的散漫,让村民们自负盈亏,通过“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与大公司争抢市场,从而啃下一点市场份额,实现脱贫。
一年后,格律诗公司生产的音响以远低于同行的市场售价,打出了一片天地,但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格律诗多拿走一块,势必会动了其他人的利益,而且格律诗以极低的价格进行销售,完全搅乱了音响市场的行情价。
因此,国内音响的龙头企业乐圣公司决定控告格律诗不正当竞争,向格律诗进行天价索赔,好彻底搞垮这个后起之秀。
叶晓明、刘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受短浅目光的局限,在官司开始前就选择了退股,试图与格律诗公司划清界限,避免被波及其中,只有相对憨厚踏实的冯世杰,最终留下了自己那部分股权。
但让叶、刘二人想不到的是,对于乐圣公司的官司,丁元英其实早有预料。他拿出了并没有低价倾销的证据,证明了格律诗完全是以合理的价格在销售。
一台音响主要是由箱体与核心电子元器件两部分组成的,在丁元英的布局下,格律诗公司所用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全部是从乐圣公司采购来的,多少钱进货就以多少钱出售,完全不从这上面赚钱。
而箱体则是在王庙村进行生产的,但丁元英让王庙村的村民注册成为个体户,这样一来,格律诗与王庙村的村民之间的交易则属于采购行为,而不是雇佣关系。
因此,格律诗不需要负担村民的工资及管理成本,也不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或事故负责,所以,格律诗可以把箱体的成本压低到极限。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乐圣公司生产一个核心电子元器件的成本是一百元,生产一个箱体的成本也是一百元,那么,对乐圣公司来说,生产一台音响的成本就是两百元,乐圣必须以高于二百元的价格出售音响才能赚钱。
但格律诗却不然,他们的核心电子元器件是以成本价从乐圣采购的,也是一百元,而箱体是在王庙村生产的,成本可能只要十元,因此,格律诗的音响成本是一百一十元,比乐圣公司低很多。
格律诗公司的做法虽然不道德,但完全合法,用丁元英的话来说,这叫“从狼嘴里抢肉吃”。这是乐圣这种正规企业无法复制的。
他们的元器件和箱体生产,都是自己的工厂,所以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等都很高,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丁元英会以这种模式进行生产,这造成了他们的误判,以为格律诗是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侵占市场。
就这样,在丁元英的精心谋划下,乐圣公司不仅没能搞垮格律诗,反倒被格律诗逼入困境。这让叶晓明和刘冰深感后悔。
不过,叶晓明也算是个聪明人,虽然心中懊悔,但也没有吃回头草的想法。而刘冰却是个贪婪、愚昧的人,试图要挟格律诗公司,为自己牟取利益,结果反被丁元英算计。叶晓明和刘冰的故事我们后面再细说。
在这起官司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肖亚文,由于肖亚文学的是法律专业,所以丁元英请她以代理律师的身份替格律诗打官司。
她早知道丁元英不是池中之物,而她也坚定的相信丁元英一定有胜诉的办法,于是及时抓住了机会,在叶晓明和刘冰退股之时,肖亚文以极低的价格购得了格律诗大部分的股权。
随着格律诗公司击败乐圣,成为音响市场的新巨头,这个出身平凡的聪明女孩,也一举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丁元英谋划王庙村的故事到这里就此结束,看起来也算相对圆满,但是芮小丹那边却出现了意外。
芮小丹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意外遭遇了几个逃犯。这群逃犯是一起银行抢劫案的主犯,正被通缉,芮小丹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最终,她抓住了主犯,但自己也身受重伤,双腿被炸弹炸断,漂亮的容貌也面目全非,最终死去。
得知芮小丹的死讯后,丁元英表面上依然无悲无喜,看不出任何情绪,他默默地打开音响,播放起芮小丹最爱听的那首《天国的女儿》。
在音乐声中,他在客厅里缓缓地踱步,踱了一会儿,丁元英又坐到沙发上,开始慢条斯理地整理茶具,将茶具仔细地擦拭了一遍,突然,他吐出一口鲜血。
在这一刻,这个理智到近乎可怕的男人,他所有的理性和坚强,都彻底崩溃了。在故事的结尾,丁元英离开了古城,没有人知道他将要去哪。
二、何为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
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人物,用书中的话说,他身上“有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分痞气”。
而他所提出的“文化属性”理论,则是这部小说最精华的内容,甚至有人说,谁能理解“文化属性”,就等于拥有了“财富密码”。
那么,这个玄而又玄的“文化属性”,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在书中,丁元英是这样解释这个名词的,他对芮小丹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由此可见,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指的是某一类人共同拥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和前途。
而文化属性又有强弱之分,按照丁元英的解释,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则是依赖强者的,“等、靠、要”的文化,是一种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丁元英口中的“天道”。
在丁元英看来,弱势文化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也是很多普通人难以跨越阶层、实现逆袭的核心问题。
书中的王庙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简直穷到了极点,劣质的柏油路面残缺不全,道路两侧随处都是破旧不堪的土墙和长着荒草的老房子,孩子们穿着脏兮兮又不合体的衣服,那是一幕只有在老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凄凉景象。
然而,世代生活在村子里的老百姓,没有找到致富的方法,只能虔诚地聚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救世主身上。这就是弱势文化属性的最直观体现。
答应芮小丹帮助王庙村的时候,丁元英已经有了一番谋划,但他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说,不能把这件事简单地看作“扶贫”,因为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不能指望有救世主来救他们,如果一个人不打算自己站起来,就算是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丁元英深知弱势文化的根深蒂固,对“穷”的本质也看得很透彻,所以打一开始,他就直接打破了村民们对救世主的指望,而是通过设立出一套制度,让王庙村的农户们明白,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要赚钱,必须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代价。
换句话说,丁元英就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弱势的农户们接受强势的生存观念,接受强势文化思维方式的洗礼,从而把改变命运的机会,放在了他们自己的手里,这才是他送给王庙村的农户们最有价值的礼物!
虽然,这份礼物并不那么光明,甚至隐藏着一些残酷,但是在丁元英看来,这份残酷正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所应该有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想干成点事,就不能太把自己当人”。
三、从书中主要人物的成败荣辱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
除了“文化属性”这个值得反复咀嚼的理念之外,这部小说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当属书中那些形象鲜明的人物了。
丁元英的静气、贵气、杀气和痞气令人敬畏,芮小丹心中那种悲悯和通透也让人欣赏,至于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这三个发烧友,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抉择和最后迥异的人生结局,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接下来,我们对这些人物的性格一一进行剖析,从中解读出一点“人性密码”。
首先要说的就是本书的主角丁元英。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丁元英在谋划好格律诗公司的事情后,前往五台山问道。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佛法精深的老和尚,两人辨了一番禅理后,老和尚感慨地说,丁元英这个人是“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
“三分静气”,是说丁元英这个人耐得住寂寞,遇事不慌,很有大将之风,就像古人所说的“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三分贵气”,是说丁元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很高,即便是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候,他依然没有降低对音乐和茶道的要求,一台四十多万的音响,一套不疾不徐的工夫茶道,尽显他的文化、气度和财力。
“三分杀气”则是说,丁元英的布局手法非常凶悍,无论是带着私募基金从股市里掠夺财富,还是以弱小的格律诗公司伏击财大气粗的乐圣公司,都尽显腾腾杀气。
至于最后那“一份痞气”,是说丁元英这个人亦正亦邪,不能以世俗的道德水准来看待,他心中自有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孤独的智者。
如果说,丁元英是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站在高处操盘的人,那么,他的红颜知己芮小丹,则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天国的女儿”。
芮小丹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父亲是知名的大导演,又非常宠溺这个女儿,如果她愿意,完全可以就此躺平,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小丹偏偏选择了当刑警,走上了一条不那么容易的道路,最终牺牲了自己。
芮小丹还是一个敢爱敢恨、活得非常洒脱的女孩,她发现自己爱上了丁元英,便坦坦荡荡地去追求、去爱,毫无扭捏之态,她爱得无怨无悔,也不奢望与丁元英天长地久,只珍惜相互拥有的每一天。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她依旧坦然自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逍遥自在”,以自己的死亡,成就了“天国的女儿”。
用书中的话来说,她“美妙、虚幻、纯净,像茫茫夜海中的一点萤火,给人心动的希望和无际的遐想。”这样的评价,可谓是最上上等的人物了。
再来说说追随丁元英成立格律诗公司的三个人:叶晓明、刘冰和冯世杰。
先说叶晓明,他认识丁元英后,很快就根据各种迹象,判断出丁元英是个“高人”,于是一门心思地与丁元英结交,想借助丁元英的能力,让自己鲤鱼跳龙门。
不得不说,叶晓明的确是个善于抓住机会借势的“聪明人”。但丁元英却下过这样一句断语:“叶晓明是聪明人。但是评价一个人仅仅用聪明或不聪明,那是不够的。”
叶晓明的“聪明”,充其量是些“小聪明”,无论是眼界、格局还是认知能力,距离真正的聪明人还差了很远。
因此,叶晓明在遇到大事时,就暴露出目光短浅、害怕风险,只能同甘不愿共苦的毛病,在得知乐圣公司准备与格律诗打官司的时候,叶晓明怕自己被牵连进去,果断提出退股,结果格律诗公司却胜诉了,叶晓明也只能悔之晚矣。
像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他们或许有机会爬上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但当风雨来临之际,他们又会退缩回井底,注定坐井观天,难成大事。
但比起刘冰,叶晓明起码还有做人的底线。而刘冰大概是我们最不愿遇到的一种人,整天梦想着跻身上流社会,过富人的生活,又没有与梦想相匹配的能力,只想贪婪地从别人身上获得好处,却不愿吃哪怕一丁点儿亏。
同样是走错一步棋,在打官司前从格律诗公司退股,叶晓明只是感慨自己没有发财的命,也就作罢了,而刘冰却死缠烂打,想重回公司。
丁元英答应了,在他的设想中,只要刘冰能安分守己在公司工作三五年,就可以再分他一些股份。但为了考验刘冰,丁元英设了一个局,他给了刘冰一份密封的文件,说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机密文件,如果被乐圣公司拿到,可能会让我们败诉。
这个局看起来非常的幼稚,但求财心切的刘冰却一头掉进去了,他反过来以此出卖公司,急不可耐地想获得更大的好处,结果没想到这份密封文件只是一沓白纸而已。
得知真相的刘冰,自知自己彻底失去了在格律诗立足的机会,当场自尽。
在三位音响发烧友中,走得最远的不是脑瓜最聪明的叶晓明,也不是野心最大的刘冰,反倒是憨厚本分的冯世杰。
冯世杰是王庙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格律诗公司遇到困难时,冯世杰也没有生出别的心思,只想为村子保下一点脱贫致富的火种。
可以说,他的淳朴厚道,正是一种大格局、大智慧。
正因如此,在格律诗挺过难关之后,冯世杰仍然持有公司20%的股份,随着格律诗的发展,他的前景也一片光明,俨然成为王庙村的赢家。
但这本书最大的赢家,却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不含糊的肖亚文。
在故事的开头,肖亚文是丁元英在私募基金的助理,对丁元英的能力看得很透。私募基金解散后,肖亚文为了维持与丁元英的联系,自告奋勇帮他在古城租房,还拜托好友芮小丹照顾丁元英。
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肖亚文日后的成功,绝不是无的放矢,即使没有丁元英,将来她也会抓住其他机会往上爬的。
同时,肖亚文做事也很有魄力,在面对丁元英的请求时,敢于重仓押注,用她自己的话说,跟着丁大哥就是为了“有个往牌桌上凑的机会”,她对败诉的后果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大不了继续打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如果打工都没人要了,就摆个小摊、开个小店。”
《道德经》里所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说的就是肖亚文这一类人,她们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拥有一定的能力和智慧,也懂得运作,只要给她们一个机会,她们就能乘风而起,上升到更高的阶层。
如果说,丁元英、芮小丹的境界太高,是我们很难学习的对象,而叶晓明、刘冰是不值得效仿的对象,那肖亚文就是这部小说里,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一个人物了。
这个人物出场时间不多,但却都在关键时刻为别人穿针引线,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机会。可以说,肖亚文就是大多数出身平凡、没有背景和门路的普通人,在事业上所能达到的天花板了。
好,《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也就讲的差不多了,最后再为你简要总结一下。
丁元英本是一个拥有高明手段的私募基金操盘手,由于厌倦了投资市场中的勾心斗角,便来到古城隐居,并结识了芮小丹,两个人相恋后,出于芮小丹的请求,丁元英成立了一家音响公司,通过市场规则运作,带动王庙村的老百姓一起赚钱。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性格、能力迥异的人,都有了自己应有的归宿,而丁元英也与芮小丹天人永隔,永失所爱,只留给我们一声黯然的叹息。
在丁元英的观念里,他深刻认同“文化属性”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文化属性有强弱之分,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弱势文化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就是不靠自己。这正是普通人难以跨越阶层、实现逆袭的核心问题。
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造成这一差距的,正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内心的格局。换句话说,能否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决定了你能站到什么样的高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懂了《遥远的救世主》,悟透了“文化属性”,或许能让你掌握一些人性和财富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