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妈妈似乎总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但是伊藤妈妈的方法你会学习吗?如果学,你会学哪个部分?
01
伊藤美诚最近功劳很大,为大家在炎炎夏日贡献了不少吐槽点,魔幻的三板斧和丢掉球拍的一瞬间,被大家反复品味。
在大家对她的各种表情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她的成长经历也渐渐浮出水面。
被誉为“天才少女”的伊藤美诚2岁时,就拿起了球拍。母亲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她的身上。
为了给她更好的锻炼环境,在家也能练球,她妈妈不惜负债2000万搬到一个能放下球桌的房子。
早上起床去幼儿园之前,要先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幼儿园回来午休之后,要从下午4点练到晚上9点;吃过晚饭后,训练继续进行,一直到睡前结束,经常练到后半夜。
只有在上厕所时,伊藤美诚才能短暂地离开乒乓球台。
但只要她在厕所超过3分钟,伊藤美乃莉就要敲厕所门,看她是不是在偷懒打瞌睡。
据说,厕所本来是伊藤美诚唯一可以放松的地方,但是伊藤美乃莉却在里面贴上了女儿输掉比赛的照片,警醒她面对现实。
有时摔倒了,妈妈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她有没有受伤,而是问她“是不是不想练球故意摔的?”
伊藤美诚曾说“妈妈非常严厉,已经不能算妈妈了,我都想叫她魔鬼”。
她在采访中说,妈妈对她的管教很严格,但是好像也没觉得多么恨她,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而且她感觉目前状态很好。
“如果说中国选手的实力有100分,就算我只有20分,也很有可能赢,只要在精神上击垮他们(中国队)。”
大家都好奇,她哪来的这个自信。
原来是她妈妈,她对女儿的要求是:不要有“想赢”中国队的念头,而是要把赢中国队当成理所当然!
不止这样,就连睡觉的时候,妈妈也会在她耳边反复灌输这样一句话:“能战胜中国的只有你”。
或许是被妈妈灌输久了,伊藤美诚已经把妈妈的想法内化为自己的想法,也或许是一次次的夺冠激发了伊藤美诚的斗志,伊藤美诚开始对“赢”有了极度的渴望,并且对此甘之如饴。
“虽然起床很难训练很累,但我没有觉得很痛苦。因为这是(打乒乓球)我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动力支持着我克服客观上认为过分的训练。”
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伊藤妈妈的这种近乎偏执的做法,但是不可否认,在培养女儿这个方面,从成就结果来看,她是成功的。
我们无法预知以后,伊藤会不会出现各种问题,至少在现在,她在自己逻辑自洽的圈子里,她是得心应手的,是享受的。
02
关注教育的父母,一定还记得多年前一部风靡全球的《虎妈战歌》。
此书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在美国让很多奉行“快乐教育”的美国人大为震惊,甚至指责蔡美儿是在“虐待儿童”,说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云云。
即便是中国的家长,也感叹蔡美儿简直太狠了。
而多年过去了,蔡美儿的两个女儿早已长大成人。
很多人知道了她们的身份后,都会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心里创伤?”
两个女儿却都认为,她们有一个很快乐幸福的童年。
不仅如此,蔡美儿的女儿在学业上也非常出色,全部毕业于常春藤大学,快乐又满足。
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原来打算看笑话的人最终闭上了嘴。
很多人看了书,打算学蔡美儿的做法,可是总觉得不奏效,问题出在哪里?
蔡美儿究竟做对了什么?
03
不论是伊藤还是蔡美儿的两个女儿,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她们的笑话,她们妈妈的“鸡”娃方式被很多人诟病。
关于这些,我有这样一些思考。
伊藤的教育经历,超出了我们一般认为的严格,而她被教育成了只认输赢的人,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想想身边其他鸡娃的父母,哪个不恐怖?从早上七点起床到晚上10点睡觉,哪个被“鸡”的娃娃过得很轻松?
我们从仅有的伊藤成长的经历中,看到了一位善于“鸡”娃的妈妈,但是我们很难界定她的这种“鸡”是否真的对伊藤造成了大的伤害。
我们很多孩子被“鸡”,只能忍气吞声,或者忍不住了抑郁了、爆发了,这些娃娃更可怜,他们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摆脱。
伊藤被妈妈洗脑也好,控制也罢,她的情绪是流动的,她有运动作为出口。
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被爸妈打一顿,出去跟小伙伴疯跑一下午,挨打这件事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有些人常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没被打过,却那么玻璃心,说都不让说。
不是孩子玻璃心,是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宽松,社会环境不宽松,他们哪来的勇气可以松口气。
精神紧绷又没有情绪出口的孩子,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有人说,伊藤是个没有礼貌,只认输赢的人。我们都不了解生活中真实的她们,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的臆想。
赛场下,我们能看到她与孙颖莎在场边笑谈,并带给孙颖莎妈妈亲手做的特意为孙颖莎加了肉的饭团。
同时,我们无法否认,伊藤在每次被击败后,都会对自己的打法进行改进,她与孙颖莎交手多次,每次落败,都会研究一种新的思路和打法。
仅从这一点上看,伊藤就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而孙颖莎也在与她的交手中,逐步成长。(虽然她的那些花架子改来改去并没有什么卵用)
伊藤可能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我们不必妖魔化她妈妈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她们究竟是怎么经历过来的。
就像郎朗。
有人说伊藤的胜负欲太强,可是哪个冠军的胜负欲不强呢?
从想争冠军这件事上来说,每一位冠军候选人都有很强的胜负欲,没有这样的胜负欲,他们的斗志从哪里来。
只不过,我们大家不喜欢的,恐怕是伊藤那张赢了嘚瑟,输了就埋怨不公的做法。
如果从整体日本的国民性来看,似乎她这样的性格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水谷隼的样子看上去更让人侧目。刘国梁的那句“不能让他们活”,让更多人认识了他。
看看本届奥运会的一些骚操作,看看日本对待福岛核电站废水的态度,其实都不必太奇怪伊藤的那些白眼和蔑视的微笑。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有一次说到日本人从中国学去了佛教和儒教,但是学不了道家,为什么学不了道家,因为国土面积太小。道家讲“退一步海阔天空”,日本人没有地方可以退。
道家讲“无为而治”,他们也做不到。
日本的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造成了他们内心的那种匮乏感是从他们的祖先那里就留下来的,他们刻入基因的是一种想要掠夺的性格。他们把这个当做理所当然,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要把欲望含蓄的表达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能做出非常精细的东西,他们对细节的把握非常高,但是他们缺少那种天高海阔的胸怀。
我们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谦逊、温良的气质,是伊藤不具备的,不是伊藤不具备,是伊藤们不具备。
别人家的教育方法,看看就好。
随着大众对教育的普遍焦虑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会讨论,这一家的教育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教育一定能行。
上面提到的蔡美儿的教育,在当初也是风靡一时,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纷纷效仿。
其实,不论他人家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需要看的是一种总的规律,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比如,蔡美儿骂自己的女儿特别狠,郎朗的爸爸也曾对郎朗恶语相向。
是不是这样就是对的?我们其实应该看的是他们做对了的部分,每家的环境不一样,每家的气场环境不一样,你不可能在自己家里复刻别人家的环境和气场,你只能摸索自己的方法。
你声嘶力竭地喊“现在,立即去做作业”,你家儿子可能充耳不闻,而别人只需要皱下眉头,他家的孩子就已经转身进屋学习去了。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应该的,因为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会比较低,他们会倾向于让自己承受不那么多,这是人性使然。
要一直到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获得了成就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才能巩固他的行为,主动为这件事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就这个“严格”,每位父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怎样才算严格,怎样就过分了,只有在自己与孩子的真实沟通中,在父母对孩子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好。
所以,不论别人家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看看就好,把握好大方向,把握好教育的基本规律,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多与孩子形成良性沟通,比盲目东施效颦要好。
伊藤妈妈也好,蔡美儿也罢,每一代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更倾向的教育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不要被各种观念和方法把自己的主心骨带跑偏了,始终坚持根本,始终用最朴素的感情来爱自己的孩子,比任何花里胡哨的方法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