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在正史留名的,往往都不是时代中的小人物,但因史书有限,同时代中光彩照人之辈又太多,今人读史,往往就觉得那些在史书上仅一两句之人也不甚了了。事实上,那些人也是当时某地一时无二的人物,只因正史中列传的人物星光太甚,风头便没那么大了。比如我县的首富,可能在如今我们这地儿已是风云人物,而后人或许不会记着他,因为这个时代有马云。
然而,他们也有过人处。比如,东汉末年有个叫薛勤的人,因为或许多余的两个问题,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名言,而自己也青史有名了。薛勤其实也不差,做官做到山阳太守,可谓省部级高官了,他问了哪两个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是问陈蕃(字仲举)的,在《后汉书·陈王列传》和《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都有记载。
陈仲举年轻时候在家,薛勤与他父亲是同乡好友,有次到陈仲举家看到陈仲兴家里也不怎么打扫,就问他为什么不打扫一下接待宾客?然后陈仲举就回了一句传世名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世说新语》德行篇说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有澄清天下之志』,可以说是从小就有志向,并且长大后是实现了抱负的,做到了三公,是东汉末年在朝士人的典范。
第二个问题是问郭泰(字林宗)的。郭林宗是东汉末年在野士人中的泰山北斗级人物,蔡邕(蔡文姬之父)常为别人写碑文,说过一句话,「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即郭林宗)碑颂无愧耳」,也就是说郭林宗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士林高士。
郭林宗虽然已经厉害得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那样的宗师级人物了,但也有偶像,还有像王重阳那样的更高人,那人叫黄叔度。
故事是这样的:郭林宗去拜访汝南名士袁奉高(当时很有名望),到了门口车都没停,打声招呼就走了;而到黄叔度那里,仿佛拜倒一般,一连住了几天。如果是故事,到这里也该结束了,让人感觉这个黄叔度确实了不起,至于如何了不起,则值得读者自己回味。
而历史总有人跳出来,不知是傻还是明知故问,来添彩一笔。《世说新语》记载: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此人就是薛勤,于是郭林宗回答说黄叔度这个人「深不可测」。
历史的主角是像陈仲举这样挽大厦于将倾的人物,像郭林宗那样「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却有衣冠诸儒载车数千相送归乡的不仕名士,而像薛勤这样的人,就如周星驰电影中的配角,不重要但不能没有。我们读到那段文字时,会觉得这个人多问,但问得好。至于历史上薛勤是不是真问了这样的问题,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历史记住了陈仲举,记住了郭林宗,记住了黄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