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闻,十•一当天,南京接待游客一百七十六点四万人,各处景点人头攒动,热辣滚烫。
估计整个国庆假日期间,不仅限于南京,全国各地都会持续这样的非凡之热闹吧?
和以往重大节日一样,我是没有能力参与这样的热闹,所以,昨天我继续捂在家里读书、看电影。
我昨天看的是一九四八年上市的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顶流之作”——上市七十多年了,依然保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其实,我们在差不多的时间段也拍出过非常让人怀念的现实主义体裁的电影,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九四七年)、《乌鸦与麻雀》(一九四九年)……
不过,相比与《偷自行车的人》,我们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的情节却要复杂的多,而且创作者也刻意灌以了更多的“意义”。
记得很久以前,曾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跟我说,“每一篇小说,每一部电影都是应该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创作是没有价值的……”
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不为“意义”而生,只是真实描述、记录一种生活现实、现状的小说和电影呢?
其实这种类型的小说和电影一直都是有的,而且很多,只是我们所接受的对文艺的理解教育中有意摒除,否认了这样的创作,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都被要求在每阅读一篇文章,每观看一部电影后必须总结出其“意义”,提炼其“中心思想”……
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他们的日常生活真得都存在着意义吗?
没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就不值得用文艺的形式将其描述,纪录了吗?
我出门散步是不是一定要思考人生的生存哲理?不然,就是没有“意义”的散步,就不应该去散步吗?
我睡觉不被苹果砸醒,想到万有引力,是不是就不应该睡觉呢?
当然,如果硬要为日常的生活寻找到意义也未尝不可,比如,我出门散步,到点睡觉是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体现。再比如,我们也可以为《偷自行车的人》洋洋洒洒写一篇评论,总结出这一部电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逼人走投无路,终是要“吃人”的社会本质……
但是,如果真要做这样的“意义”之寻找,那么,这部被称为“新现实主义顶流”的电影可能也就不再是“顶流”了吧?可能它和那些沦落为意识形态斗争工具的电影没有区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