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好的晚上”之三:对睡眠极好的生活习惯
1、睡前2小时,决定人生
早晨起床的生活习惯,可以决定人的“一天”。而睡前的生活习惯将决定人的“人生”。
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高,是专注力的最大敌人。
的确如作者所讲,头天晚上如果频繁醒来,第二天起床就会觉得头昏脑涨、浑身乏力,精气神严重不足;
但如果头天晚上睡得特别香、特别沉,那第二天起床人就会感觉特别舒服,身体充满力量、工作起来效率奇高。
所以一直也在调整自己晚上睡觉的时间,尽量在22点睡觉,并用阿尔法脑波来帮助进入深度睡眠,效果还不错。
2、睡前2小时,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
千万不能做的:吃东西、饮酒、剧烈运动、洗澡水水温过高、视觉系娱乐(玩游戏、看电影)等,看闪亮的东西(手机、电脑、电视等)、待在灯光过于明亮的场所(特别是使用荧光灯的便利店、公司办公室等)
可以做的:听音乐、闻香薰灯、非视觉系娱乐、和家人聊天、爱抚宠物、使身体放松的轻微运动、温水浴、读书等。
重点:睡前2小时,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睡前吃东西,是破坏睡眠的因素。之前一直讲不出所以然,只知道内脏器官需要在我们休息的时候也调养生息,所以我们不该给它们添加额外的负担。
作者从生长激素方面来讲解,更加深了理解。
只是千万不能做的其它事里,比如视觉系娱乐和看手机、电脑,也是经常会踩的“坑”。倒是可以从今天开始,将习惯调整到尽可能健康的状态,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
二、最好的晚上之四:把睡前的15分钟运用好
睡前15分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考前复习、学习外语等需要背诵记忆的时候,睡前的15分钟学习可以匹敌白天1个小时的效果。
记忆黄金时间的原理:不要向大脑输入多余的信息。
这点在今天早上起床时深有体会。本意是想通过看手机的信息让自己的大脑快速启动,结果5分钟后在静坐观息时发现,大脑被刚刚看到的信息所占据,将专注力拉回呼吸上,便费了些功夫。
另外,睡前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进入梦乡,也很重要。
如果反复想那些“失败体验”,它们就会强烈地留存在记忆中,日积月累,人的大脑就会被失败的体验、焦虑所占据,慢慢地变成一个自尊心低下、没有自信的人。
还好还好,因为有在睡前写感恩日记的习惯,所以每天都是在感谢与美好的感受中进入梦乡的。
作者也建议:睡前想“今天发生了什么趣事”---因为人不能同时想两件事情,在想有趣的事情时,就不会想痛苦的事了。
不只是想想,最好把它们也记录下来。这样再回头看时,我们的生活里便全是美好的快乐的记忆了。
三、最好的周末之一:周末不用刻意补充睡眠
在这里作者提到一个“睡眠与清醒的节奏偏差”,就是说即使睡的再多,也只能补之前的疲惫,对之后的精神状态起不到储备的作用。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每天都过有规律的生活,起床和入睡时间基本固定下来,让每天晚上都睡充足。
这一点,倒是无意中在践行。(因为被闺蜜拉着每天同一时间早起静坐,白天又有很多事要忙,所以晚上的休息时间也越来越固定,而且是以天为单位进行)
有研究发现,补觉可以部分消除身体疲劳,但不能完全恢复大脑机能。所以睡眠不足造成的专注力下降,仅靠周末两天的补觉,是没办法修复的。
与其周末补觉,不如平时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
四、最好的周末之二:生长激素恢复术
越是疲惫的人,越应该去运动。
乍一看到这个观点,也被“吓”一跳:疲惫不是更应该休息么?
作者的解释是:运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而生长激素具有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修复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功效。
所以推荐连续1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徒手有氧训练、球类运动等。能出一身透汗最好。
当然,对于平时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朋友,作者则建议周末选择窝在沙发里读书的休息方式。
也就是说,周末应该做平日里不做的事情,借此来休息身体、恢复大脑,也就是“互补”休息法。
每天早上在同一时间起床,晚上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醒着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是能将大脑机能发挥到最大的生活方式。
自己的节奏不要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