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晖宗
赏绘画,读故事,晖宗聊绘画又和大家见面了。本人很喜欢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二十个字将雪天里那种孤寒、萧瑟、幽远的感觉全部表达了出来,今天就接着来讲一幅和雪景有关的绘画。
画的名字叫做《雪景寒林图》,作者是北宋的范宽,这位画家以前在讲《溪山行旅图》时已经介绍过了。
他是陕西华原人,本名叫做范中立,后世的人都管他叫范宽。他学画的时候非常认真,为了能够画出自己的个人风格来,在寒冷的冬季他经常一人带着画具跑到深山里去体验生活对景写生。
此幅《雪景寒林图》,现藏在天津博物馆,它的尺寸非常巨大,纵193.5cm、横160.3cm。
它的尺幅之宽是宋代绘画中绝无仅有的,因为宋代生产绢的工艺只能织造窄幅的绢,可以织得很长,但宽度有限。故此画是由三条绢拼接而成,如果仔细观察,在画面中就可以看到两条拼接的痕迹。
从远处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你不光能感受到它的气度,更能感受到一份烟云缭绕间的空寂,整幅画安静到了一种极致,画家将冬季里那特有的荒寒、落寞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前讲过,中国古代画家在画雪景时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为用白颜色渲染,还有一种就是“借地为雪”,反衬出雪来,此幅画的创作技法属于后者。
画家在山石外部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进行渲染,山石内部留白,这样做可以表现出山头积雪的感觉,再加上那种墨色的渲染,给人一种漫天飘雪的感觉。
画面在构图上采用了高远、深远、平远的方法,峭拔苍劲的山峰主要集中在画面左边,右边主要以平远虚幻的山峰为主,一实一虚空间处理得当。
在左侧峭拔的山头上,自上而下,画家刻画了许多的枯树,很好的将冬季山林间的那份荒寒表现了出来。
在山腰间可以看到一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此种建筑样式规格很高,有人说它是一座寺庙,也有人说它是一处隐士的住所。
左侧山脚下,在层层巨石的中间有数间屋舍,屋顶已然被雪全部覆盖,很有意思的是在最右边的那间房屋门口,有一位女子将门打开一半探出身来像是在观察着什么?
她在看什么呢?她是否在与观画的欣赏者“互动”,还是另外隐藏者什么“秘密”。
这种探身半开门的人物形象,有一种专门的叫法,称之为“半启门”。在汉代墓葬中非常流行,或是通过绘画或是通过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宋、辽、金时期这种形式又再一次的兴盛起来。
在房屋的后面有一条路,路的远方画家用渲染的方法进行了模糊的处理,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
近景处画家用较重的墨色画了一片树林,用笔刚健挺拔,右侧坡岸间画了一座木桥,整个的江面都用墨色平涂。这么大的空间内画家只是画了一位妇人,而且还是以那样的姿态出现,看得出画家是有意想营造出宁静、幽远的环境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