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如果你坚强,困难就会减弱;如果你活着,就应该在山上开路,在水中架桥。生活给你压力,你应该还它奇迹!
新年伊始,很荣幸能够与《回家》这本书结缘,主人公孙海洋的事迹深深撼动了我。
与其说他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如说他身上的一些品质吸引了我。同样是寻子,有的人中途放弃了,他却坚持了14年又57天;同样是丢了孩子,有的人不知所措,他却弄了“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其他的人纷纷效仿;同样满世界寻找儿子,有的人默默无闻,他却成了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之一,多个报社刊登,女儿执笔写了这本书……认真思考,不难发现,他现在的“小有名气”,与他身上拥有的一些品质息息相关。比如说:
1.不断尝试,找到自己谋生的特长
1974年,孙海洋出生农村,8岁时才住上砖头房,15岁就出门远行谋生了。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他在一家餐馆做扒炉灰,结果半年之后,老板的生意倒闭了,他没有拿到一分工钱。17岁那年,他开始琢磨自己单干,尝试过在夜市摆摊儿,也做过包子店铺,开过服装店和炸鸡店,还推着三轮车卖过臭豆腐,也卖过袜子和音乐磁带,最后想要安稳时,回顾这些年,做得最顺手最能赚钱的还是包子店,于是又做起了包子。
只有不断尝试,不满足于当下,有头脑,有上进心,才能够改变命运,才可以知道自己所擅长点儿,也才可以不愧于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也才更有意义。
2.遇到再大的困难,永远也不放弃
在寻找儿子的这条道路上,孙海洋仿佛着魔一样,自从孙卓被拐,他本来生意火爆的包子店也不管了,整天心里只琢磨着怎样找到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深圳到河南,从河南到北京,全国各地几乎跑了个遍,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尤其是关于被拐孩子的,他都尽量现场参与。老家的房子也卖了,身体也每况愈下,还债台高筑,郁郁寡欢,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偏激,对社会充满了愤怒,对家人也疏于了关心,正如他所说寻找孩子不能放下,放下就完了。
即使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背负着“抛妻弃母”的骂名,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再由绝望重燃希望,他都没有被击溃过,永远不放弃,坚信自己的儿子一定在另外一个家庭生活着。
3.亲情放在第一位,家人是最重要的
当时孙海洋的包子店生意还蛮火的,开业后的一天内都能有2000多块的销售额,一天内几乎卖掉了4000个包子和馒头,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几乎是排着队在行进着,包子和馒头做得好,店铺位置也极好,一天2000元的营业额在2007年,还是不少的,这才做一个礼拜,孙卓就被拐了。从此,为了寻找儿子,包子店也顾不上了,最后转让了,甚至老家的房子也卖了,倒贴找寻儿子需要的各种经费,这一找就是14年又57天的不着家。试想一下,如果知道寻子无望,继续做包子,想必也做成品牌了,可在孙海洋眼里,儿子是最重要的,既然丢了,那找到儿子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什么也比不上这个,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孙卓,孙卓也回归自己的家庭,一家人团圆了。
每个人都很忙,时间一天也都是24小时,我们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就是最重要的,再忙也是为了家庭更好,家人更幸福,还是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就给家人,亲情才是第一位的。
新的一年,一起多多尝试吧。失败不可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慢慢来,不灰心、不放弃;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都会越来越美好的,朝前看,未来可期。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