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云雨
有些道理我们都听过,却没能真正运用,未能知晓其中的精髓。
每次听老师答疑,总觉得她像是一位“武侠大师”,总能“四两拨千斤”地轻松且有效地帮我们解决难题。
而往往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我们知道的,但是我们总以为高手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其实他们更多的是用简单的道理反复实践,触类旁通地解决困惑。
【190716复盘】
收获一:给一个重塑自己机会
在任何年纪,都不要轻易地跟自己说“我不行了”。不断地给自己机会重塑自己。
最近自己的学习状态特别低落,很多的自我评判,自己内心不断地给自己“加戏”,总觉得自己没尽力学习,没能呈现最好的状态。
现在我想再给自己一次重来机会,停下来、充充电,不忙于做中,先让周围的杂音关掉,听听心里的声音,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践行:
①学心理学,观察内心,接受现有的负面情绪,拥抱它,接纳自己此刻的心累。
②关闭杂音,不再要做别人眼中的牛逼,先做好自己,稳定心态。
收获二:积极主动
在工作、学习、生活上,讨人喜欢的人大多都是积极主动的人。
他们自主地控制着整个气场,不为别人所动,不因情况改变而影响自己。
他积极解决一切问题,主动沟通,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在人际上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他都一切都有自己的主动权。
积极主动对于我,我最多做到了“积极”,却还做不到“主动”。在遭遇困境时,我更多的是逃避、被动,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跟着情绪走。
我很想做到积极主动,但现阶段有点难,还在践行中,还需要不断地修炼。
践行:
①自省清单
通过清单提醒自己,并肯定自己在积极主动上做出的努力。
②调节情绪
释放负面情绪,让它自由流动而不成为,调节情绪,让自己振作起来。
收获三:两手准备
辞职前、创业前,不要轻易裸辞,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要做好两手准备。
前期要做好计划,预估现有资产能够支撑多久。在辞职前,要评估自己在副职上现有的能力。
只有当副职足够成熟,能够成为自己最大的热爱,同时前期积累了一定的资产,能够支撑自己走1-2年才去辞职。
我一直不满意现在本行业的工作,内耗于要不要从事新行业,同时怕自己很难胜任新行业工作。
现在一想,不必要的内耗。只要在本职工作之余,学习或兼职喜欢领域的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就行。
凡事做好两手准备,保证现有生活水准不掉线,又保持持续地学习,积累更多相关行业经验。
践行:
①精进写作
在工作之余,通过练习写作,加入社群,精进写作能力。
②逻辑思维
修炼逻辑思维和讲故事能力,让自己写作的内容更有趣、多样化。
收获四:好好沟通
在创业前,家人的支持特别重要,要和家里人(特别是配偶)做好沟通。
与家人真心实意地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计划、对风险的预估,听听他的意见,做好良好的沟通。
在取得他同意的情况,他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你,自己在创业时也能更有动力。
我是个不会“好好沟通”的人,甚至容易“说反话”,明明心里想的是好,说出来更多的是恶。
总想别人能猜得懂自己真正心意,为此还闹过不少误会,我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践行:
①好态度
与人交谈时,先暗示自己摆出“好态度”,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
②倾诉
在倾诉的过程中,只说自己的感受,别对他人做过多的态度猜想。
③做好最坏的打算
积极主动争取,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免结果太差时心态崩盘。
收获五:人才是稀缺的
现代社会人才是稀缺的,只要你是人才,钱追着你跑,条件你尽管开,年龄、薪水、职位都不是问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关于“年龄大了就怕被炒,怀孕了就被降职”,更多的是我们都不是人才。
因为我们做事容易得过且过,没能修炼出“无可替代”的稀缺性技能,没有过硬的本领,随时容易被取代。
践行:
①100%负责
做事时,问问自己能否为结果100%负责?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事?
②成长思维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自己,看到自己动态的成长变化过程。
③打磨专业技能
思考怎样在专业领域能打造“不可或缺”的稀缺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