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宇文小白出身普通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因为考取明经而做了地方的小官吏。虽然不是富贵之家,却也是书香门第。
祖父已经有了几个孙子了,但小白却尤得喜爱。他不只生得俊美,人还聪明伶俐。祖父很喜欢这个聪慧的孩子围在自己身边,稚声稚气地和自己说话。
每次小白来给自己请安,看着他有模有样的,祖父总是开心地把他抱在膝上,他总爱摸着祖父的胡须,扑闪着黑亮的眼睛好奇地问这问那。
他很羡慕祖父的长胡须,稚嫩地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有。祖父笑他为什么要长胡须。小白一脸认真地说,祖父这样有学问,肯定是因为有长胡子。他经常看到祖父手撵胡须,说出那样有道理的话。祖父被他逗得开心大笑。
慈爱的祖父给他取字子安,希望他一生顺遂平安。小白幸福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八岁那年,祖父去世。祖父临终时伸手不舍地摸了摸小白的头,小白黑亮的眼睛里泪珠连成了串。安葬祖父时,小白痛哭不已。慈爱的祖父长眠在了地下,再也不能陪他了。
父母很严厉,父亲忙于公务,长期在任所,每次回到家会抽出时间问他的功课。站在严厉的父亲面前,少年的心里战战兢兢。每次问完过关,他如同大赦一般。
母亲比父亲小很多,常年独自在家的她,精力都放在了小白身上。每天督促他勤学苦读,盼望着他能光耀门第。母亲不苟言笑,小白并不喜欢呆在母亲身边。
他时常想起慈爱的祖父,想再摸摸他的长胡须。
二
小白十二岁那年,周边县城起了兵乱。父亲一日匆忙回来,召集全家,说明了情况,遣散了很多仆人,让大家避难。只留下了一个丫鬟和一个书童,让妻子带着小白暂去外祖父家。
小白和母亲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到了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外祖父家业不小,安置下了他们。
十二岁的少年,每日在母亲的督促下闭门读书。时间久了,不免心生烦闷。一日,小书童看他眉头紧锁,撺掇他出去散散心。小书童连儿和他年纪相仿,想必自己也闷了。
他们偷偷跑出了院子。与他们住的院子相邻的是一处围着篱笆的院落。院子里有绿色的菜畦,一大片黄色的油菜花,正是春天,有白色的蝴蝶飞舞。花丛中,有个身穿粗布衣服的小姑娘,在快乐地扑捉着蝴蝶。
小白被这个院落吸引了,向小姑娘打招呼。小姑娘把他们让到院子,打量着小白,笑着问他,听说邻居老爷家来了位小少爷,是你呀。小姑娘身量苗条,眉清目秀,漂亮的眼眸里满是笑意。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不施粉黛,却掩不住灵秀之气。
小白面对着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儿,刚才的烦闷一扫而光。他告诉小姑娘自己是公孙小白,十二岁了。小姑娘告诉他自己是邻家女儿,小名灵儿,十岁了。灵儿亲切地唤他小白哥哥。
小院子是一个乐园,三个少年在院子里玩得很开心。灵儿介绍给他们每一种植物,从湿润的土壤里挖出蚯蚓,一起捕捉飞舞的蝴蝶。
从那以后,小白读书闷了就央求母亲让他和小书童出去散散心。他们跑去和灵儿一起玩。从春天的蝴蝶,到夏天的鸣蝉,从秋天的瓜果,到冬天的白雪;从小小的院落,到清亮的池塘,从郭外的土墙到无边的原野,少年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无尽的乐趣。
三
母亲的日子可没小孩子快乐。她带着家小暂住父母家,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即使父母能接纳,还有兄弟几家人呢。
所以母亲每日除了督促儿子读书,大部分时间都和小丫鬟忙于女工,做出来好拿出去换些钱,虽然有些盘缠,但不能等着坐吃山空。
丈夫已经三年没有消息了,不知那边的叛乱平定了没有。一日日,她盼着能收到夫君的消息。小白聪明,读书进步快,这点让她很安心。只盼望着儿子快快长大,光宗耀祖。
一日,父亲心事重重地交给她一封书信,她迫不及待地看完早站立不住。书信是家中叔叔寄来,夫君在任上因重病于前年早已亡故。战乱书信无法传达,直到局势稳定才能告知。
母亲刚三十来岁便守了寡,脸上更难见笑容。她看小白看得更紧,小白读书稍有一丝懈怠,便会惹怒母亲。母亲轻则怒骂一顿,重则动家法。闹完后便抱着小白痛哭。
小白每天都很小心,生怕惹母亲不开心。他知道父亲不在了,母亲不容易,他对母亲极孝顺。只有和灵儿在一起时,他的心是快乐自在的。
灵儿已经十六了,出落得越发标致,像一朵出水的芙蓉花。他拉着灵儿的手问她,“嫁我可好?”灵儿看着青梅竹马的小白哥哥,明眸里无限柔情,“嗯,我只嫁小白哥哥。”
有一天,小白看母亲情绪平稳,小声和母亲说,“我喜欢邻家女儿灵儿,请母亲为我找人提亲。”母亲听完就怒了,“你功名未成,娶什么亲!再者,我们官宦世家,哪有娶乡野丫头的道理?”
小白恳求母亲,“母亲也见过灵儿,她是个懂事聪慧的姑娘,我与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母亲语气坚定,“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考取功名,重振家业,其他的不要再想。”“那我考取功名后定要娶灵儿。”小白说。母亲没有再理他。
小白读书更刻苦了,读到口舌生疮也未曾松懈。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刻苦,他在乡、州的考试中都一举高中。二十岁,他奔赴京城参加考试,为了自己能有一番作为,也为了能娶灵儿。
四
初到京城,他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拜谒一位身居高位的文学权威。这位权威一开始不以为意,等读到他的诗文被震惊了,赞他必将是未来文坛大家。
得到当时名人的称赞,小白在京城名声大噪。开考之日,他看着题目,胸有成竹,执笔一挥而就。
小白终于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他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诗句。金榜题名,春风得意,更让他兴奋地是他可以娶灵儿了。
他快马加鞭,离乡越近,越按捺不住喜悦。他知道,灵儿日夜盼望着自己。
当踏进门那一刻,他心跳得厉害。母亲得到消息,早在等着她了。他拜了母亲,母亲一脸笑意,“我儿高中,真是天大的喜事,以后有望光耀门楣了。”高兴着忽又转而悲伤起来,“如果你父亲还在……”
小白忙安慰母亲,“父亲泉下有知,一定是开心的。”“母亲,如今我有了功名,请母亲为我向灵儿父母提亲,孩儿外出,母亲也会有人陪伴了。”
母亲瞬间脸色阴沉下来,“乡野丫头怎配得上我世家子弟,门不当户不对,以后休要再提!”
“母亲……”,宇文小白看着母亲转身离去,呆呆立在原地,激动的心上犹豫被泼了一盆凉水。
小白去见了灵儿,他知道小姑娘盼着他呢。灵儿看见他来,秋水般的眼睛闪动着快乐的光彩。小白看着她,十八岁的姑娘了,正明媚鲜妍,同龄的姑娘都早嫁了。小白眼里有太多的不舍和自责,灵儿很奇怪,“小白哥哥,你中了进士,不是应该高兴吗?”
“确实是高兴的一件事,只是母亲还是不同意我们,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小白叹道。
“没事,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会等,等伯母改变心意,我相信,我一定会等到的。”灵儿坚定地说。
小白轻轻地说:“谢谢你!我一定会争取到娶你的那天!”
五
考取了进士,母亲为他张罗提亲了。王家女儿,崔家千金,一个个大家闺秀,宇文小白坚决不同意。母亲也坚决不同意他想娶的姑娘。
宇文小白决定离家宦游,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也许以后母亲会同意的。他要用多年的坚守换母亲一个妥协。
他带着陪伴自己多年的书童又上路了。一个春夜,他踱步到了旅馆庭院。这里有一树海棠,日间见了它的灼灼其华,便念念不忘。皓月当空,海棠在月下自有别致的妩媚。
他想灵儿,思绪万千,一首诗脱口而出,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小白意犹未尽,忽听得有人道了一个“好”字。
不知何时,海棠树边又站了一个人。细看是一位身穿白色长衫的年轻公子。虽然月光朦胧,却也能看出公子生得仪表堂堂,望之不俗。
宇文小白邀他屋中小酌。原来此人名元澈,也是宦游之人。两人年岁相仿,才学相当,相谈甚欢,遂约定相伴同行。
两人相处久了,元澈问起宇文小白所念之人是谁。小白告诉他自己和灵儿的事。元澈也和小白讲起了自己的表妹双文。他和表妹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不过为了功名,他不得不离开家乡。二人说完,都很怅惘。
小白羡慕元澈,“你没有父母阻拦,定能和意中人终成眷属,我和灵儿前路未卜”。元澈安慰了小白几句。两人从此相交更深,经常一起饮酒抒怀,视对方为知己。
六
宇文小白和元澈进京后,两个人都是进士了,就商议一起备考科目选考试和制举考试,早点入仕做官,建功立业。两人为了清静,一同住在郊外庙里。
才华横溢的两人,又都是考试高手,考前功课又做得充分,所以双双考中,一起被朝廷任命了官职。
一天,元澈兴冲冲地告诉小白,京兆尹韦大
人很欣赏他,邀请他府上饮酒。京兆尹韦大人可是朝廷重臣,小白也替他高兴。
不久,小白收到了元澈的结婚请帖。原来韦大人要招他为乘龙快婿,把小女儿嫁给他。小白收到请帖,急忙去见元澈。
小白见到元澈,直接就问,“你娶韦家女儿,那你将和你私定终身的表妹双文置于何地?”元澈一脸无奈,“能娶韦家女儿,实是良机……”
小白不再理他,转身离去。他要回乡迎娶灵儿。这次他有了官职,母亲应该同意了。
这年他已经二十有七了,灵儿在家里都等成了老姑娘。他见到了苦苦等待他的心上人。灵儿已经不再是记忆里的小姑娘了。当年澄澈的眼睛里满是无奈和哀怨。
是的,和她同龄的姑娘们早已儿女成行了。她拉着小白的手,泪珠涌动,“小白哥哥,我等你等得好苦……”小白握着她的手,心中悲痛。
宇文夫人鬓角有了白发,见到儿子甚是开心,又听儿子做了官,更是喜上眉梢。“这次要赶紧找个门当户对的小姐,解决了你的另一桩人生大事,来个喜上加喜……”
“母亲,灵儿已经等了孩儿这么多年,请母亲成全了我们吧。”小白打断母亲,忙跪地请求她。夫人把脸一沉,“你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了,怎么可能去娶一个乡野丫头?你断了这个念想吧,只要我还在世,那个丫头甭想进宇文家的门!”
宇文小白看着母亲,心一点点沉下去。他见了灵儿最后一面,“今生无缘,你不要再耽搁自己了。”灵儿望着他,泪眼婆娑,“小白哥哥……”他不忍再看,转身离去,心如刀割。
在一片紫色的鸢尾花丛中,他那位心上的姑娘也站成了一朵鸢尾花。那片紫色那么让人触目伤心。在他回望的一眼,收入眼底成为永恒,耳边是灵儿凄苦的一声,“小白哥哥……”
七
小白离开母亲进京,只作职场中的事,再也无心其他。三十七岁那年,母亲病重,以死相逼,他不得已娶了同僚的妹妹。
母亲亡故。想母亲一生不易,多年守寡,自己未能让母亲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是自己不孝了。只是,每每午夜梦回,总是那一抹倩影萦绕。
这么多年,自己与母亲各自固执着,谁也不妥协,如今母亲去了,自己也娶了妻子。只是,心中依然意难平。
多年前,灵儿与家人搬走了。四顾茫然,不知她在何方。小白安葬了母亲,与夫人返程。
渐行渐远,与故乡,与旧梦。一日,舟行碧波上,小白站在船头,思绪悠悠。恍惚中,一张熟悉的脸庞一晃而过。他惊觉,急忙寻找。
一条小船和他擦肩而过,他看到了千万次梦中的人,灵儿。小船上还有灵儿的父亲。他疾呼,“灵儿!灵儿!”船头的灵儿也看到了他。两人四目相对,无语泪流。
“小白哥哥,你成家了吗?过得可好?”良久,灵儿缓缓问道。小白看着灵儿,身形还是那样纤瘦,白皙的脸上有了岁月的沧桑,美丽的眼眸里多了些淡淡的轻愁。曾经年少时,灵儿有一双多么清亮澄澈的眼睛。
“灵儿,是我对不起你啊!如果不是遇到我,你会很幸福吧。我才成了家,娶了夫人……”“那很好啊,小白哥哥成家立业了。我有父亲陪伴,也很好,小白哥哥不必挂心。”
“灵儿,你找个人照顾你吧!”“不劳小白哥哥费心了……”灵儿看着他,眼含幽怨。这时,小白夫人从舱中走出来。灵儿道,“这是嫂嫂吧?”小白点头。灵儿打量着,这位嫂嫂虽然样貌一般,但一看就是位大家小姐,不觉心酸。“如果自己出身好点,和小白哥哥早成了眷属了吧。”
灵儿见过了嫂嫂,夫人邀请她船舱中小坐。灵儿摇摇头,和二人告辞。老伯对他说,“我带着灵儿回这次故乡,以后怕是再也不能了,公子多保重。”小船离去,站在船头的灵儿渐渐看不见。小白呆呆地立在船头,恍然如梦,身体被人掏空了般无力。
八
一首《长恨歌》被人广为传唱,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被写得凄婉动人。宇文小白有感于心,这首《长恨歌》一挥而就。在写海外仙山的太真时,心里念的是,“灵儿,你在哪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他写下这些文字时,想到的是与灵儿两小无猜,两情相悦的美好时光。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自己与灵儿苦苦相恋多年,自己三番五次地请求母亲,终究是不同意。自己用十几年的不娶来抗争,终究不能如愿。自己与灵儿生生别离,终不能见。“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只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遗憾吗,分明也是小白的长恨啊。
小白一生在宦海浮沉,壮年怀着济世思想,意气风发,积极从政,遭受打击后,选择醉情山水,为百姓做实事,与民同乐,淡泊闲适。
晚年他喜欢蓄养十几岁的歌姬,歌姬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同的面孔,相似的年纪。“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小白府上的歌姬是很有名气的。小白和朋友与歌姬们日日欢饮,舒适得不亦乐乎。
多年老友元澈笑他,“我们当年那位痴情公子呢?”他不知道的是,自从江上匆匆一别,小白曾派人多次寻找灵儿,终是没了消息。
元澈还不知道,小白夹在书里的一首诗,“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梦旧》
为什么歌姬都是这样的年华?因为小白醉眼朦胧中看到的是这样年华与自己相恋的灵儿。
他和歌姬一起唱他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唱着唱着就醉倒了。有一日,小白醉倒后再也没有醒来,他终于解脱了。
他也许找到了海外仙山,找到了他一生惦念的卓约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