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有喜欢孤独的,只不过是因为一种生活方式过的太久寻找另外一个过活罢了。
自来深以后一直过着独居的生活,偶尔朋友造访也是简单的交谈几句然后各自玩耍。其实说起来我还是挺害怕孤独的,内心的那种。
和朋友走在午夜的街头,有一种荒凉感。忍不住想要抽烟,像犯了毒瘾的人需要解决一样。我不愿意一个人回到家,周遭的寂静让 我感到有一丝的害怕,害怕什么说不上来,只是孤独太久喜欢热闹一点。想要跟朋友打打闹闹,开开玩笑也未尝不可。
这一年来一直都跟女友在远程视频,似乎视频成了我们的一种联系的纽带,如果这个纽带断了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的感情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浅薄其实我也不好说,一年多以来都是这样的方式在维系,可是我并不愿意去接触另外的女人,感觉谈恋爱挺累的,人累,心累,而且总是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就算经常性的有人对我吐露一些小心思我也不会任其发展,而是避而远之。也因为内心的执念吧。
孤独其实是一个挺情绪化的词,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有时候就算你身出繁华闹市,内心依然是孤独的,与周围的繁华热闹格格不入像迷失的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其实我挺讨厌自己的矫情的,我优柔寡断,自怨自艾,不够狠心,所以导致我身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都是我咎由自取的。就好像打游戏,我有时候经常是玩不过人家的但是我就会默默的练习,挑战自己的影子,不断的战胜自己,说起来挺好的都在进步,以至于再去面对敌人的时候发现还是不敢去面对,其实自己的实力已经比之前好了却不敢去面对自己。也类似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写下一些东西,别人看了都会说好,称赞,虽然不知道是否是真心的,但是当自己再去回味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看不进去的,不敢信这是自己写下的文字,多么的矫情造作。可是内心的人设并不是这样的自己啊。可笑,愚蠢的自己。
嘴上突然哼起来一首歌《理想三旬》不是陈鸿宇版本的,而是谢春花版本的。这个版本的音乐有了另外一种轻快的感觉,少了一种忧郁感,更加的欢快。听了很多遍这歌,却依然记不住词。谢春花对此最大的吐槽就是唐映峰的词真难记,我喜欢听民谣,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单纯喜欢,可是总是被人打上文艺的标签,我只是喜欢而已,我也没有要故作高深,也没有想要与众不同。可是有些东西与生俱来的注定要与别人不同,可是我现在也没感觉我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大概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 很多人说听不懂民谣,我觉得每首民谣似乎都在讲一个故事,而我喜欢故事,虽然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认真看过词里写的故事,可是我听旋律就知道故事是我喜欢的。因为从小就被文字所耽误了。以前如果我的父母发掘了 我这方面的潜质可能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我从小就对书有迷一样的兴趣,那个时候大伯是老师,每天下课了就泡他家里看各种书,可惜的是作为一个老师他家里的书少的可以,而且全是教科书,以至于我很多的写作知识都是从语文教材里获得的,后来上了初中了,没有天天父母天天盯着你似乎有了一种自由,于是我对于书的渴望更加的放大。于是我在书店买了第一本书是一本月刊,名字忘记了好像是故事会类似的。那个时候就偷偷看,可是还是被母亲大人发现了,于是被臭骂了一顿,然后当着我的面把书烧掉了,还恶狠狠的说,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看歪门邪道的书。以后再看到你看书,让你爸好好收拾你下。也许就是因为从小就是在这种恐吓中生存,所以那个时候特别的恐惧老爸,老爸的说一不二远近闻名,以至于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都可以把我吓破胆。所以那次事件终结了我与所有课外书的关系,如果我是一个叛逆的人,越是不让我做我越要做,可能我现在会走上写小说的路,也是那件事扼杀了我所谓的写作天赋。我其实是对于写作有爱好是从开始写作开始,我在4年纪开始学习写长篇 的作文,有一次考试写作文, 姚老师给我作文打了满分,而且作文当做范文在全校范围内示范,上至六年级下至四年级所有人都对次膜拜不已,我依稀还记得写的是一次制作橡皮枪的过程。由于找不到原稿,所以至今我都得不到被评为范文的原因,也许真的是写的好吧。
后来看的书就只有教科书了,到了大学就更加的开始喜欢写。曾写过的东西发表在空间被转载了几十万次,在那个时候可是很了不起的。很多的人开始加我好友,想要转载,想要跟我做朋友。那是突如其来的一种压力。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如此疯狂,还有人曾经为了我要来找我说要做我女朋友,现在想想都觉得幼稚,而今她也已为人妻。还有至今任然联系的。
睡觉,因为明天要去会展中心展览~。
2017年10月29日03:08:17